一生一定要帶朋友去的100個私房景點
· 作者:肉魯、鄭兆翔
· 出版社:大大創意
· 出版日期:2011年07月01日
·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8690363
· 裝訂:平裝
昨天回家,傳笑說:『你慧姨前兩天你不在時來家裡,他說她每次回國去你家找你,你都不在,說你根本很少住在那個房子…』
哈哈~ 因為她每次回國都只有十天,又都沒有約時間,所以要剛好碰上我在家的機率很低很低…
然後,傳笑說了個更爆的…你慧姨看到我們家的花就說:好看!
我轉頭才注意到我家的花…ㄟ~不會吧! 怎麼會插成這樣呢?
看到我皺眉,傳笑就接著說:『你哥有一天下來,就在唸….怎麼會越插越退步呢?…我就問他:不好看嗎?我插的耶!』
傳率只是應了聲『喔!』也不太敢講實話。
傳笑就說:可是那天慧姨來有說好看!
哼~社交辭令,你也信!
看到冰箱出現豆花,就知道傳笑的夏天到了!
這次做兩種口味:一種松露巧克力,是上次Tracy帶來,沒吃完,傳笑居然把它融做豆花…會不會有點太奢侈呢?
另一鍋是杏仁口味!
搭在一起就是來碗『雙色豆花』
夏天出門進來,來碗冰涼的豆花! 很讚滴!
昨天Tracy又呼朋引伴吃飯囉~
每當工作不順,她就要下廚舒壓…我們這群食客就有福了!
人還沒到齊,我一看到滿桌的菜色,忍不住先動手~咬了兩口後…咦!這麼漂亮應該要拍照,所以我就拿出手機來拍。
主人都快受不了我了:『你要拍,也請你拍沒吃過的好嗎?』
唉~藝術家的堅持…一定要美的! 所以,主人有要求,客人要長眼。於是,刪掉我喝過的湯,她又端了一碗沒動過給我拍。
這南瓜濃湯超好喝~又美又豐富
做了兩鍋喔…一鍋素的,一鍋海鮮
看到麵包了嗎? 是早上做的喔~新鮮的麵包! 我們在吃飯聊天時,正在做另一條…要給我帶回家吃的…幸福吧!
這一壺茶也很好喝~我坐下來就狂喝!很甘甜。
說到很甘甜,有人鬧了個笑話
主人問客人上次我給你的麵包好吃嗎?
客人說:好吃啊! 很甜。
主人頓時傻眼: 甜?
客人接著說『對啊!很乾。』
這時,不只主人,連我們其它人都覺得山雨欲來……
主人就說:『又甜又乾,這兩個是失敗麵包的因素,你說好吃?』
這時猶不知狀況危險的客人說啦:『對啊!就很甘甜』
我忍不住了:你到底做什麼口味的啊?
主人終於鎮定下來:『抹茶加紅棗啦!因為臨時起意想做,沒有紅豆,就加紅棗。』
那沒有冤旺你啦~也沒有失敗啦,
很甜+很甘,合起來叫『很甘甜』是種讚美!
中西合璧的飲食 還有魯味
這個生菜有附芥籽油醋 憑自己味道愛吃多少淋多少
主角是這個沙拉喔~就是衝著這個沙拉來的
冰冰涼涼的 又香又濃 單吃好吃
挖一些塗在麵包上 灑一點黑胡椒粒 簡直是一大享受
最後,這是熱騰騰剛出爐要給我外帶的麵包
le="MARGIN:0cm 0cm 0pt;" class="MsoNormal">看了就高興~
下面這張,是我直接拍,沒有拿掉下面的隔墊,就又被糾正了!
以後,就辦『大家來找碴』,找看看兩張哪裡不一樣。
還附贈現煮的黑咖啡喔~是不是比外面餐廳還讚呢?
傳笑前天很開心跟我說:『我今天真是太高興了!』有點像幼稚園的小朋友語法。
『怎麼說?』
『我以前啊~買了一棵桑椹350,種死了。 後來,我又買了一棵,種活了,但是傳祐除草時,把它砍死了。』
『那就不要再買啦! 跟你無緣。』
『然後啊~有一天,我在我們家前面的花盆裡,發現一棵小桑椹,我把它移到魚塭,後來忘記了。今天啊…我去巡視香蕉時,看到它了,它結果了…好高興!』
『長的還是圓的? 怎麼花盆會有?』
『長的,正是我想要的。就是小鳥來播種的吧!你有沒有發現我現在都心想事成。』
厚厚厚~~~還真的挺得意囉!她想要土肉桂,因為要回山沒時間去買,然後,從山上回來時,師父就給了她兩棵,不多也不少喔~恰恰好是她想要的。
她的念佛機壞了,在山上時,因為好奇去看人家運什麼,那個運東西的師父給了她一台新的念佛機。也剛剛好她正需要。
然後,上次她去嘉義時看到我同學家附近有種植物開很漂亮的花,對方拔了一棵給她,因為接著我們上山去,過了幾天回家時,已經救不活了。她就跟我說:你下次去再去跟對方要。
結果,我還沒有機會去要。她這次回山,有師父問她要不要某種種子…兩相對照下發現…啊~正是她要的那種植物!來的正好。
還有很多諸如此類的事不斷發生…心想事成…也對! 希望你都想這些就好,千萬不要想:有個女婿或媳婦之類的…
p.s. 此圖是給某位都市佬看的,居然不曉得小時候的桑椹是這種型的,只看過現在的長條型! 剛好看到美新工廠的土桑椹,照給你看一下!
美新給了我香蘭和茉莉,拿去魚塭種!
意外發現這樣一大片一大片的雛菊,好漂亮,在坡度上更是美!
之前幾天傳溫來時,還沒有這樣,
就僅僅過了幾天,春天就來了~
所以,我種完植物,就走下魚塭,欣賞這種數大的美!
心裡在想:此時應該拿把室外搖椅在此納涼…人生不亦快哉~
小雛菊依偎在石頭旁邊看起來很可愛
有沒有看出來這是什麼呢?
是我的銀柳喔~ 把它移栽到土地上,期望它能長高長壯,讓我們可以在精舍使用。
這銀柳實在很會長,幾乎是大半年以上都有銀子喔!
傳祐看它太垂,前兩天幫它做了一個框,還回家跟我說:我做了一個很實用的框喔!
昨天我特意去了一趟魚塭,他很開心再指給我看,我就說:『你好厲害喔~做得這麼好!』
如果他有尾巴,應該搖的更厲害吧~
這就是傳說中的『中藥酒』~搶來的一甕…經過大家發心一定會很有療效!
準備好盛裝的瓶子,就可以開甕啦!
因為是大家發心的藥酒,所以要滴到一滴都不剩,因此,傳笑拿到手酸!不過手酸也開心…看的出來吧!
裝好瓶後,以前我都是用手寫上標籤,這次因為瓶數很多,因此,我就跟傳笑說:『我回辦公室再用電腦打字,回來再貼!』
傳笑說:『那不是很累,要打這麼多瓶?』
哈哈哈~ 殊不知有種功能叫『複製』嗎?為什麼會很累呢? 用手寫這麼多張才累,而且看的人也會很累,
因為我一定會亂寫…龍飛鳳舞…
這樣貼好後,很漂亮吧!
有大瓶的 12瓶
小瓶的15瓶
除了大寮,我們會送幾瓶過去機動組,傳笑說:機動組常搬重物,那邊的撞傷或擦傷應該也會很頻繁!
大寮和切菜區是因為刀傷、燙傷、壓傷、扭挫傷都有!
因此,預計給分三四份
兩大瓶拿去靈巖山寺的大寮,兩大瓶拿去給地藏的大寮,其它的分給山上的大寮和機動組!
感謝諸位大德的發心護持!
感謝佛陀跟感謝人的差別
我們認為是負面的事, 神卻有正面的回應-
不管您是不是佛教徒, 看一下穫益良多!
有兩個乞丐,每天同時經過一戶富貴人家。
這家的主人,每天丟銅板給他們,比較高大的那位乞丐總是大聲喊著:
「多謝主人!你真是仁心大愛,做好事,願你長命百歲,永遠健康!」
但是另外一位瘦削矮小的乞丐,只是輕輕地說:「感謝佛祖的恩典。」
這家的主人每天都丟銅板到窗外,而每天也同時飄來兩種感謝的聲音,
一個感謝他,另一個感謝佛祖。
這家的主人起先不覺如何?漸漸地開始有一點不舒服,那種不舒服的感覺一直累積,直到有一天,他想: 「奇怪!是我給他錢,他不謝我,卻去謝佛,我要給他一點教訓,讓他明白他應該謝的是我。」
主人到麵包店,叫師傅烤了兩條大小一樣的吐司,將一條挖空塞了珍貴的珠寶,然後再把它封起來,兩條麵包看起來完全一樣。
乞丐來的時候,他把那個普通的麵包交給瘦小的、只會感謝佛的乞丐,
而把那條藏著金銀珠寶的麵包,交給高大、每天謝他的乞丐,
主人心想:「讓你知道,謝我跟謝佛祖的差別在哪裡!」
那個高大的乞丐拿到麵包,覺得好重,
心想:「這麵包一定沒有發好,鐵定不好吃。」
他一向喜歡佔便宜,所以對矮小的乞丐說:「我這條吐司麵包跟你換好嗎?」
他沒說理由,瘦小個乞丐也沒有問,
心裡想著:「這應該也是佛祖的安排!」就跟他換了;
第二天,那個瘦瘦小小的乞丐,就再也沒有來乞討了,
他決定回去看望他的爸爸媽媽,準備過另一種新生活,他好感謝佛祖!
主人看到高大的乞丐又來乞討,就問:「你的吐司麵包吃完了嗎?」
胖胖高大的乞丐回答:「吃了啊!」
「那!裡面的金銀珠寶呢?」主人問。
「金銀珠寶?」乞丐這下才明白,吐司麵包的沉重是因為裡面包著珍寶,
他說:「我以為是發酵不好,所以把它跟我朋友的交換了。」
主人終於明白,感謝佛祖跟感謝他的差別在哪裡了,
感謝他只是想貪求更好,而感謝佛祖卻是怡然自得的無所貪念啊!
這是一篇很好的文章,不論你是否佛教徒,都值得看一看!
我們認為是負面的事,佛卻有正面的回應。
你會說:「這是不可能的。」
佛卻說:「法無定法,凡事都能。」
你說:「我太累了。」
佛說:「我給
白頭難返青絲
慈濟基金會
人的一生中,年少力壯只有一回;若想有再一次的年輕,就得等來生來世。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把握人生;不管是少年、中年或老年,都要好好珍惜、發揮良能,因為我們無法再找回可貴的年少時光。生老病死是人生正常的過程,不只是眾生有生老病死,即使是佛陀和他的弟子也都會經歷這些過程。
佛陀年老時,也有許多事情讓他操心;包括生離死別等等。那時舍利弗已經年老了,在摩伽陀國養病,由於病得不輕,後來回天乏術、往生了。當時,有一位年輕的孫陀比丘就把舍利弗的遺物──衣、缽等,很恭敬地送到衹陀精舍。
孫陀比丘看到阿難時,非常悲痛地說:「尊者,舍利弗大師已經走了,他再也不會回來了。」阿難聽了,很難過地說:「這是一件大事啊!我們應該把這些遺物送到佛陀的面前。」於是阿難就帶著孫陀比丘,很鄭重地捧著舍利弗的遺物來到佛陀的面前,然後向佛陀說明原由。
阿難說:「當我知道這件消息,心裡好難過啊!」說完又禁不住地流淚。阿難是一位感性多情的人,而且舍利弗肩負著佛法教化的使命,與阿難的交誼很深厚,因此阿難心裡很難過。
盡心力 及時付出長慧命
佛陀對阿難說:「人的生、老、病、死是很自然的事,你為何這麼悲痛呢?」阿難說:「佛陀啊!如來的家業負擔這麼重──要拯救普天下的眾生!如果舍利弗常住在世間,就可以代您教化眾生,施教淨化人間於一方。但是現在他走了,您的教化重任就少一個人來承擔,我當然會很心痛啊!」
佛陀說:「阿難,一棵大樹要枯萎時,不一定是從根開始,有時它會從枝葉開始枯黃、掉落。雖然我現在仍住世,也很需要弟子來輔助與弘揚佛法的教育;但是人命的長短,卻必須看個人與世間的因緣而定。現在舍利弗走了,就好像那棵大樹有一根樹枝先枯萎了。人生的過程、天下萬物的道理都是如此,要靠誰呢?必須靠自己!你們要『以己為舟,以法為舟』。世間如大海,從此岸到彼岸很辛苦,每個人要盡己之力,同舟共濟,再繼續往前邁進。總之,事事都要盡一分心力啊!」
佛陀又說:「每一個人的本性就是佛性,所以要皈依於自性佛、自性法、自性僧;人人都應自覺,不可存心依賴別人。」這是佛陀所要傳達的理念;所以,人人都要好好把握當下的人生。
大地有春回之時,而人生卻沒有第二次的年少,因此,凡事要懂得珍惜。佛陀和他的弟子也都一樣,有青年、中年、老年,乃至入滅。但是他們懂得珍惜,少年時為法追求、中年時為弘法而努力,老年時也分秒精進。所以,我們也要好好把握時間、付出良能,發揮生命的真正價值。
本文摘自:證嚴上人著作《美的循環--談生生世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