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5日 星期三

同樂會

有一天,Blake 提議說: 老師!我們學期末可不可以辦同樂會?


 


Rachel : 也可以啊!


 


Blake 可能覺得怎麼這麼好商量,於是說: 真得可以嗎?那就說定了喔!


 


Rachel 淡淡的提醒一下 : 可以是可以。 但是,誰要幫我們準備吃的喝的?


 


Blake 聽到這有點懵了,而且有點不好意思:嗯…


 


Sandy 還不曉得我在修理他的同學,很熱心的答腔,舉手說 : 我可以準備喝的,我媽媽可以幫我準備。


 


Rachel : 可是,老師不準備讓你們麻煩媽媽或爸爸耶!


        除非你們可以想出怎麼自己辦同樂會,不然就不用辦。       還想要辦嗎?


 


Carl : 我們自己想自己辦不就好了。


 


(嗯!有志氣… 最好是說得出做的到。)


 


攜手的小朋友有分兩種,一種是接受後會表達感謝之意的,另一種是理所當然的要,孩子的習慣可能是長久以來的累積,不過,我不希望讓他們有那種觀念和行為,這樣對他們本身不好。


 


  這學期,我趕走一個小朋友,造成隨堂老師的困擾,因為他得把她帶開到其它教室寫作業。隨堂老師特別說過,學校有給經費鼓勵攜手的孩子,所以如果表現好,學期末可以得到那些獎品。可能還不少,我猜可能是人人有獎吧!


 


  自從孩子得知有那個獎,Cindy 就開始擺爛,可能她覺得大家都會有吧! 第一堂課這樣表現後,我就叫她不用上了。第二堂課,隨堂老師請求後,我再給她一次機會,她還是搞不清楚,完全不動作,不思不動,就呆在那裡放空等禮物。不用說,沒有三分鐘,就被我重新趕出去。


 


   我問孩子們,知道她為什麼被我趕走嗎?孩子說,她那種態度是平常的態度,她在學校都是這樣,只有吃東西會有意願,所有的學習都是這樣擺爛度過的。


我跟孩子說:別人可能可以忍受,可是在我的課堂裡,不要想不勞而獲。你們以為我容許這種事發生嗎?


 


 


他們很大聲的答:不會!


 


沒錯! 最好現在就搞清楚,沒有人有義務提供給任何人任何東西與協助,除非妳值得。弱勢要訓練出更加積極的態度,而不是理所當然的拿取。)

2009/11/23



花材:


 


1. 白薏仁   1


 


2. 千兩     半把


 


3. 白桔梗   2


 


4. 香水文心   3


 


5. 雪松      1


 


 


今天練習新的造型


 


頃斜型  第一型   西點插


 


所以主花在後面喔!


 


這次的花顏色搭起來很雅致脫俗吧!


 

2009年11月24日 星期二

馬鈴薯 vs.地瓜

今天精舍小班生學『蔬菜』的名字


 


我們先學他們喜歡吃的


 


Enya說了三四種她喜歡吃的蔬菜


 


所以我就說: potato 是什麼呢?


 


Tim 馬上答 : 馬鈴薯


 


sweet potato 呢?


 


Tim 不加思索,中氣十足的高喊: 好吃的馬鈴薯!


 


 


哇哈哈哈哈 真是害我差點笑岔了氣,最近最好笑的點哩!我怎麼沒想到呢? 為什麼我們要叫它『地瓜』呢也許當初應該是形容好吃的馬鈴薯呢……..


 


 

2009年11月17日 星期二

搬家不用麻煩了進郵局改地址一次OK

從今天起,如果你遷移通訊地址,只要到郵局或上網通報,所有公家機關或公用事
> 業,就會自動更改你的地址,這樣水電費、行照、駕照、房屋稅繳款通知、健保費
> 繳款通知都可以自動更改通訊地址,省去四處通知的麻煩。
>
>
> 中華郵政公司配合電子化政府便民服務推動計畫,接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 委託開發,建置完成「通訊地址遷移通報服務」系統,郵局開辦這個全新的業
> 務,受理民眾申辦變更通訊地址,達到「一處收件,多處服務」目的。中華郵政公
> 司表示,所謂通訊地址遷移通報服務,就是以郵局為單一窗口,當民眾通訊地址遷
> 移或變更時,可以透過網際網路二十四小時或親臨郵局櫃檯方式辦理通訊地址變更
> 手續,郵局會依照申請人所指定單位,向相關政府機關或公用事業單位通報申請人
> 最新的通訊地址。
>
>
> 目前加入這個系統的政府機關或公用事業有:台電、省自來水公司、公路監理機關
> 係、健保局、財政部財稅資料中心(台北市稅捐稽徵處、台北縣政府稅捐稽徵處
> )等五個受通報機構,如果民眾通訊地址變更,郵局就會通報上述機構更改,服務
> 範圍包含:電費通知單、水費通知單、駕駛執照、行車執照、健保局繳款單、房屋
> 稅繳款書、地價稅繳款書及使用牌照稅繳款書等。
>
>
> 通訊地址遷移通報服務網址:https://amiwb.post.gov.tw/WBC/index.jsp

欠債與報恩

 


 


 


真是一篇值得深思與品味的文章!


換種想法真的會讓世界改觀,請讓我們共同努力!


 


越洋電話裡,我對女兒說:「大姑姑對我說:『當你的女兒很幸福。』」


 


女兒在倫敦求學快四年了,每年花費我數目可觀的學費和生活費,她有點 不好意思的回答:「姑姑說的,一點沒錯。」


 


我說:「我一定是上輩子欠你很多,所以這輩子還你。」女兒笑答:「爸,說欠債很難聽耶,說報恩比較好啦!」


 


「什麼?我報你的恩,有沒有搞錯?」我不以為然。


 


「現在你報我的前世恩,等你老了,我再報你的今世恩。」


 


「這什麼話?」我還是不以為然。


 


「爸,報恩比較好聽啦!欠債多難聽。」 「嗯,好吧。……報恩就報恩。」我不再和她計較。


 


事後,我把女兒的想法告訴太太,太太不置可否;太太再轉述給老丈人聽,老 丈人聽完後大笑說:「嗯,有意思。」


 


結婚以前,父親就對我說:「夫妻是相欠債,婚後要互相容忍。」結婚以後, 我謹記父親的教誨,一個家倒也經營得融洽和諧。但是,人吃五穀雜糧,事情 難免有不順遂的時候,彼此情緒失控,也所在多有。


 


「就算我上輩子欠你的好了。」氣話有時難免脫口而出。


「我才上輩子欠你呢!要不然,為什麼都是我在做?為『你家』做到死?」忿 怒的回應可想而知。 nt>


 


事後想想,太太的話並沒錯。嫁到我家來,她的確是為我家完全付出。不過,說「相欠債」這種話,還是令人心很不安,是不是債還完了,大家彼此就可以 一走了之?或者,一輩子都還不完債,永遠陷在還債深淵裡?


 


我們這一代,常常動不動就被灌以「父母子女相欠債」或「夫妻是相欠債」等 觀念,根深柢固。因為這種彼此欠債的觀念,債主和債權人的關係,自然好不到哪裡去,大家因此都背債背得好辛苦。「相欠債」的觀念實在很負面,不夠積極。


 


如果改變這種負債的減法觀念,變成彼此報恩的加法觀念,會不會比較好呢?


 


女兒的一席話,讓我陷入沉思。前些日子讀佛書,經書上說:「每一個人是每 一個人的菩薩,父母是子女的菩薩,子女也是父母的菩薩。」


 


對呀!我恍然大悟。既然彼此是彼此的菩薩,彼此報恩,當然是天經地義的事 。如果不說「夫妻是相欠債」或「父子是相欠債」,而是說「夫妻是相報恩」 和「父子是相報恩」,不是比較正面,比較積極嗎?


 


既然彼此是來報恩的,當然心中會常懷感激,態度自然就會謙恭有禮,自然就 會口吐蓮花,不出惡言。


 


說一輩子相欠債,好像永遠沒有還完的時候,多痛苦哇!


 


觀念轉變,原來只在一念之間。好的觀念是加法,是正數;不好的觀念是減法 ,是負數。好的觀念砥礪我們的品格更上一層樓,不好的觀念詆毀我們的人生 每下愈況。我們不僅要把父母當恩人看待,也要把太太丈夫當恩人看待,甚至把子女都當作恩人,我們是來報恩的,報的人感恩,受的人歡喜。


 


我的心因此豁然開朗。 謝謝你,女兒。


 


 

蕃薯的維他命E含量足足是糙米的兩倍

 


一、蕃薯-強身健體的超級美食


中美洲的土著自古以來就以蕃薯為主食,一直到十六世紀才經由歐洲傳來東南亞,在所有的薯類之中,蕃薯的維他命C含量最為豐富,即使在加熱以後,也不會被破壞掉。


 


就以維他命E的和含量來說,蕃薯的維他命E含量足足是糙米的兩倍,同時也含有很多克服成人病不可缺少的鉀。黃色品種的蕃薯含有豐富的維他命B、胡蘿蔔素,對預防癌症的發生很有效果。


蕃薯也含有很豐富的丙種纖維素,能消除膽固醇以及克服頑固的便秘;而且就算吃的量多一些,也不致引起腹瀉。我們在切蕃薯時流出的白色黏液,就是能夠使通便情形轉為良好的物質。


 


中藥有種叫(補中益氣)的藥方,這種藥方能夠幫助身體消化器的作用,使全身充滿力氣。蕃薯就具備有這種功能,使衰弱的身體恢復健康。


烤蕃薯所具有的藥效最強大,尤其是逢到胃腸衰弱,氣力衰退時,吃烤蕃薯最有功效。


 


根據美國國立研究機構的最近報導,只要每天吃蕃薯、南瓜、胡蘿蔔一百公克(指三樣合起來一百公克),就可以防止肺癌。蕃薯所具有的蛋白鋂,抗氧化物質以及葉紅素,很受到注目。


 


二、蕃薯的健胃整腸方法


糞便長時間滯留於體內時,由於糞便發酵而產生的腐敗物質會滯留於腸內的緣故,它就會從腸壁進入血液裡面,而循環於體內。這種被汙染的血液,將招致種種叫人感到不愉快的症狀。那麼,為了防止便秘,且不損及健康,我們應該如何著手呢?


 


居住於新幾內亞的人,極少罹患便秘。他們的腸胃機能與消化能力都非常良好,他們的健康情形也比我們良好,秘訣就在他們的飲食生活。


 


新幾內亞的居民以蕃薯為主食。他們一天吃兩餐,每天吃五百公克的蕃薯,一天總共吃 一公斤 之多。因為,新幾內亞的居民多吃含食物纖維豐富的蕃薯,而排出大量糞便,所以他們不會罹患便秘,胃腸機能特別良好。


 


吃蕃薯的量不必限制,對於新幾內亞人的飲食生活,或許我們不能全盤接受;不過,我們可以採取折衷方式,那就是所謂(蕃薯斷食法)


 


必須準備的東西為:


烤熟的蕃薯,以及少許的蕃茄、洋蔥等蔬菜。這種只吃蕃薯的(斷食整腸法),可以選在不上班的星期六或者星期天實行。只要一天就夠了。在這一天的三餐裡,必須總共吃 一公斤 以上的地瓜。分成三餐吃(最好每一餐吃半公斤),再配以少許的蕃茄或者黃瓜、洋蔥之類就行了。


 


蕃薯最好採取烤的方法,不要吃蕃薯以外的食物。


採取這種健胃整腸斷食的翌日或第三天,將排出很多(約 一公斤)的糞便。如此重複吃幾次以後,就能夠消除便秘問題,胃腸機能與消化力就會變成良好。可能有一部分不能排出大量糞便,而只能排出少許。這一類人的胃腸可能已經受到相當的傷害,不過,再重複幾次的(蕃薯斷食法)後,必定能夠好轉。不但能夠克服便秘,胃腸機能也能夠轉為良好。


 


三、採取(蕃薯斷食法ang="EN-US">)的收穫


(1)不但治好便秘,小腹也平坦了。我的丈夫以及孩子都喜歡吃油炸物,以及油膩的東西。或許我也跟著他們一道吃得緣故吧,從去年的秋天開始,我就被便秘問題所糾纏。


 


為了克服便秘,從那時開始,我就開始多吃一些蔬菜,但是效果並不太良好。有時忘了吃蔬菜,又吃油炸物之後,接連三、四天都無法排便。逢到那種狀況,一整天都會感覺到非常的不舒服,頭部感到有些暈眩,吐氣有一股臭味,肚子也感到脹脹的。


 


那時,我聽人家說,只要吃一整天(三餐)的烤蕃薯就可以清理腸胃,治好便秘,於是我想立刻實施。但是那一天我忙得一塌糊塗,騰不出時間烤蕃薯。正因為如此,早餐與午餐時,我只吃了一些沙拉。一直到翌日方才吃了連續三餐得烤蕃薯。在那一天,我大約吃了 一公斤 又兩百公克的蕃薯。


 


到了翌日早晨在吃了早餐之後,我的肚子就咕嚕咕嚕地響了起來,叫我急忙地趕到洗手間。在那一天後,我前後上了兩次的大號,這是以前不曾有過的現象。這以後,我每天都能夠按時排便,克服了叫人煩惱的便秘。為了防範便秘再度復發,每逢星期天 ,我都是吃三餐的烤蕃薯,在量的方面都超過 一公斤 。如此吃烤蕃薯五、六次以後,我不但是便秘痊癒了,就連凸出的下腹部也縮了進去。


 


(2)晚餐主食改為蕃薯,體重減輕了十斤


五年前,我從大學畢業後,幾乎在同時進入一家知名的公司服務。剛進入不久的那一段時期,因為很不習慣於那種工作,整天繃緊神經,以致與便秘結下不解之緣。在那一段時期裡,輕者每隔三天上一次大號,重則一星期方才上一次,所以一直都在服用輕瀉劑。


 


一直在三年前,我方才看到一本健康雜誌報導說,含豐富食物纖維的蕃薯能治好便秘。那時,我的便秘問題似乎對輕瀉劑產生了抗力,再也達不到以前的效果。我在求助無門之餘,只好去掉了晚餐的白飯,改吃大約五百公克的烤蕃薯。


 


我稍微灑了一些肉桂粉在烤蕃薯上面吃,同時也吃了少許的蕃茄與黃瓜。改為晚餐吃烤蕃薯以後,只經過兩三次,每天一早就能夠上大號。不但便秘遠離我而去,就連臉上長的面皰也逐漸減少。這兩年來,我都改為晚餐只吃烤蕃薯,想不到,在這兩年內,我的體重減輕了整整 十公斤 !


 


四、吃蕃薯綜合料理防治疾病


預防胃癌:蕃薯、紅蘿蔔與牛奶綜合料理亞洲人所罹患的癌症,大約有60%屬於消化系統的癌症。近些年來,雖然罹患率已經降低了些,然而,它仍然是我們最大的威脅。


 


這一道蕃薯,紅蘿蔔與牛奶的綜合料理,包含了-對預防胃癌有預防效果的硫化物。


 

葉牡丹


2009/11/16


花材:


 


1.金柳     1 


2. 進口白色葉牡丹   1 


3. 紅石竹       3支(也可用大理花) 


4. 木瓜葉(蔓綠絨)   3


 








 

笑話!

*老師有兩種
讀國小的時候,覺得老師有兩種:
一種是男的、一種是女的;
進了國中,發現老師還是有兩種:
一種是會打人的、一種不會打人;
考上大學,發現老師也是有兩種:
一種是有學問的、一種是沒學問的;
自己當了老師之後,還是發現...老師有兩種:
一種是有骨氣的、一種是沒有骨氣的。

 

-----------------------------------------------------------------------

 

* 老師的等級
All Pass..................好好老師
開根號乘10................好老師
不加分.....................你老師
當人..........................X你老師

 

------------------------------------------------------------------------

 

* (Yeah!!)
一般老師在點名的時候,同學會答「有!」可是有一天......
老師:蔡小明
同學:Yeah!!
老師覺得很奇怪,為什麼這個同學和大家不一樣?
於是又再叫他的名字
老師:蔡小明
同學:Yeah!
老師火大了,便把那同學叫了起來,問他為何和大家不同?
同學回答道:老師,我姓'葉'!
老師:...........................

 

------------------------------------------------------------------------

 

*至尊對決

聯考過後,在一次慶功宴上,兩位補習班的名嘴對上了。
甲:放眼補習界,您堪稱是「冥師中的冥師」!
乙:那裡,您才是「亡牌中的亡牌」!
甲:聽說,您一向是因「財」施教啊!
乙:承讓,您不也是「毀」人不倦嗎!

 

 ------------------------------------------------------------------------

 

*先後秩序
一天,小華上作文課,作文題目是:「我的願望。」
小華寫著:「我第一個願望是希望有個可愛的寶寶,第二個願望是希望
有個好丈夫...。」
作文簿發下來後,只見老師評語處寫到:「請注意先後秩序!」

 

------------------------------------------------------------------------

 

*多餘的
有一次作文課,某學生這樣寫的:「我的阿媽是個七十歲的老年婦人......」
老師於是把「老年」兩個字圈起來,並在旁邊註明「多餘的」,然後將作文簿發回。
隔天學生交回訂正後的文章,寫著:「我的阿媽是個七十歲多餘的婦人.......」

 

------------------------------------------------------------------------

 

*犯詐欺罪
有所大學的法律系,有一天考刑法。
教授向學生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是:『什麼叫詐欺罪?』
學生回答說:『如果您不讓我考試及格則犯詐欺罪。』
教授非常詫異:『怎麼解釋?』
學生說:『根據刑法,凡利用他人的無知而使其蒙受損失的人則犯詐欺罪。』.......

 

--------------------------------------------------------------------------

 

*背書

經辦人員看了看支票,啪地一聲,把支票放回櫃檯上說:『背書!』
這個學生嚇了一跳,一頭霧水、怯生生地問:
『請問要背那一段?』

 

------------------------------------------------------------------------

 

*三不政策?

某政治課,師曰:「何謂三不政策?」
生曰:「不知道、不清楚、不要問我。」

 

------------------------------------------------------------------------

 

*爆笑的真人真事
我朋友告訴我一件發生在他家的笑話
她讀國小的弟弟隔天有羽球課
所以她媽就幫他弟把羽球拍放在袋子裡
結果他上體育課拿出來時
才發現媽媽幫他帶的是"電蚊拍"~~~
哈哈~~~~~~他說超丟臉ㄉ 全班都快笑死了

 

------------------------------------------------------------------------

 

*造句
爸爸:小明....過幾天就要考試了...我先考考你....用"敬佩"造個句子吧!!!
小明:我不知道敬佩是什麼意思.......
爸爸:那麼"遙遠"呢?
小明:我不知道遙遠是什麼意思...
爸爸:那麼"計較"呢?
小明:我不知道計較是什麼意思....
爸爸:怎麼搞的....每一個都不會......
小明:怎麼不會?我不是每個都給你造出一個句子嗎?

 

------------------------------------------------------------------------

 

*請假
相信大家都還記得,
小學時代請事假一定都要事先遞假單給老師。
我同學教小學三年級,
有一天她的一個學生因為奶奶過世要出殯,必須回南部,
所以在事假單的「事由」上寫著:「出殯」。
我同學糾正他說,「事由」應該是請假的人要去作的事才對,
結果小朋友點點頭、拿回座位改,不久後拿來改過的事假單,
只見「事由」由「出殯」改成----「陪葬」!

 

 ------------------------------------------------------------------------

 

*以為觸電
有一次上課時,老師突然看到一位學生右手上著石膏,綁著繃帶,於
是, 師問:怎麼才幾天不見你,你的手是怎麼啦?
生:斷掉了。
師:啊!怎麼會斷掉?
生:因為我太懶了,所以就斷掉了......
師:啥!太! 懶了手也會斷掉啊?
生:沒有啦!因為前幾天我走在路上,走著走著有一棵小石頭就跑到我的

鞋子裡,因為我懶的把鞋脫下來倒石頭嘛,所以就右手扶著電線桿,左腳

v>在半空中搖啊搖的,我想把石頭搖下來,結果後面突然跑來一個人,用棍
子把我的手打斷了......
師:為什麼??
生:唉.......他以為我觸電...............

2009年11月12日 星期四

Carl said:

2009/11/12


Carl : 老師! 你有喜歡的人嗎?


Rachel : 沒有。


Carl : 騙人~ 


Rachel : 妳到底想要知道什麼?


Carl : 我有耶!


Rachel : 那個人我認識嗎?


Carl : 不認識。


Rachel : 是男的還是女的?


Carl : 厚! 當然碼是女的~


Rachel : 那妳喜歡她哪一點?


Carl :  什麼哪一點?我不知道耶!


Rachel : 有表白過了嗎?


Carl : 有啊


Rachel : 妳怎麼說的?


Carl : 就說『我喜歡你』啊


Rachel : 然後呢?


Carl : 什麼然後?


Rachel : 就是她的反應啊! 她有說『妳這個臭矮子,給我滾開之類的嗎?』


Carl : 厚! 老師你怎麼這樣,她沒說什麼啦!  然後我們就成為夫妻了。


Rachel : 夫妻??


Carl :對啊!我們班上有三對喔~


 


( 唉~妳的意思應該是『班對』吧!  四年級的夫妻聽起來怪恐怖的... 表達能力有待加強)


 


 


 


 


 


 


 


 


 


 


 

勇敢的人 依然存在

剛剛回來之後,洗完澡,我爸跟我說了一件事情,關於他教過的一個學生。



那不是他導師班的學生,他只是教過這學生某科而已,這學生家裏很窮困,爸爸經商失敗後,欠了大筆債務,他媽媽非常瞧不起自己的丈夫,行李收拾收拾就離婚跑人了,留下他和他姊姊,悲慘的是,連他姊姊都瞧不起這個爸爸,也離家出走,從此再也不聯絡,留下父子倆相依為命。


但,他爸爸其實是沒有能力養他的,經商失敗後,為了償還大筆債務,搞到最後連房子都只能用租的,平日就開計程車維生。他爸爸買不起車子,只能跟車行用租的,而跟車行租車,一天不管你跑多少客人,到晚上就是固定要繳錢回車行,算是租金;偏偏現在經濟又不景氣,計程車又不是很好賺,常常跑不到客人,連固定繳回車行的每天的租金,有時都還要自己貼,更發生過,繳錢給車行後,只剩下十塊錢坐公車回家,連飯都沒得吃。

而這學生,高中考上我爸任教的學校──南港高工。說實話,真的不是什麼頂尖好學校,但是他真的很認真,同學討論哪裡好玩好吃的,他都是默默聽著、一聲不吭,因為他沒有錢,更沒有時間讓他揮霍他的青春。但是他真的很厚道,也許這點遺傳了他的爸爸,社區的義工、醫院的志工…他都當過,證書獎狀厚厚一疊。

從國中時代,他就有一個交往中的女朋友,後來這女孩子考上北一女,雖然高一高二仍然有來往,卻都是為了利用他,因為他的電腦繪圖很強,總是幫女孩應付所有大大小小的美編、壁報…等等。到最後,女孩終究還是離開他,北一女、南港高工,這之間的距離有多大,男孩子自己心裡也曉得,他也知道這女孩,就像他的媽媽瞧不起他爸爸一樣的瞧不起他,從此再也沒有來往。但是卻並未造成他喪志頹廢,他一樣為了生活和前途努力的打拼。

四年前,他從南港高工畢業,應屆考上台科大高分子工程系,他爸爸知道他考上台科大,真的很高興,可是卻也很憂心,因為,他爸爸出不起學費。

他爸爸很難過的告訴他,他只能想辦法自己出學費。就這樣,四年來,他沒要他爸爸一毛錢,除了第一學期用助學貸款,每個學期他都拚命的打工好付學費跟生活費,甚至,他還拿錢給他爸爸補貼家用。一樣的,這四年來,他犧牲了無數的玩樂,他沒本錢像一般大學生一樣,逛街、花錢、吃好吃的、治裝打扮,他根本沒時間,也沒本錢。甚至,他連女朋友都不敢交。

四年後的今天,他跨組考研究所,成了台科大自控所的榜首,同時更考上台大機械所。
今天,他去找教授,教授一個個問每個來的學生什麼高中、什麼大學畢業?每個不是建中、台大、交大,就是竹中、清大,輪到他,他很坦然的說,台科大。教授說:「哦~不錯啊!什麼高中畢業?」「南港。」「南港高中?」他搖搖頭:「南港高工。」教授看著他,點點頭:「好,你進來。」
 

找完教授,他打電話給正在開計程車的爸爸,告訴他爸爸,他考上台大研究所了,要他爸爸也要勇敢活下去。他爸爸接完電話,當場淚如雨下,再也無法做生意,一路開著車回家。  

他爸爸打電話給我爸爸的同事,也就是這學生高中的導師,一邊講電話、一邊哭,他覺得真的很愧疚,四年來,他沒給過這孩子一毛錢,他不是不想給,他是根本給不起;當老婆跟女兒離開他之後,若非這兒子還在他身邊,勇敢的為了自己和爸爸而活下去、而努力,他早就沒有活下去的勇氣了。  

今天,他兒子打電話給他,鼓勵他,也要勇敢的活下去,他真的徹徹底底的潰堤了,一個客人都不能載,就這樣哭了一整天。
我想,這孩子一定會成功的,在那樣的逆境,是我怎麼想都沒辦法想像的,從來不愁吃不愁穿的我,真的可說是十分汗顏,當我還在想著買多少化妝品、買多少衣服時,當我還在計較著怎麼我的錢都不夠我吃喝玩樂加打扮時,有人這麼辛苦而又勇敢的生活著。
 


 



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就發生在今天的台灣。
在這個時代,勇敢的人,依然存在。


天天碎碎念,美夢也會碎

一位做電視企畫與採訪的朋友告訴我,平時他的工作時間很長,常常需要加班,日夜顛倒。



因與家人同住,所以他媽媽常會擔心他、念他:要記得吃飯、別太晚睡、開車要專心等等。



這樣的嘮叨每天反覆好幾次,朋友已見怪不怪,習以為常。只是有時朋友也會覺得不耐煩,一見到母親就想逃,免得聽她囉嗦半天。

有一次朋友赴花蓮採訪證嚴法師,聽到證嚴法師說一句話,他覺得很有道理。她說:「如果一個父母常常擔心他的孩子,他的孩子會沒有福氣;因為福氣都被父母給擔心掉了。」



師父又說:「如果父母希望他的孩子有福氣,就要多多祝福他的孩子,而不是擔心她的孩子。」



朋友聽到這樣的話十分興奮,一回到家馬上轉述證嚴法師的話給他媽媽聽。朋友說,從此以後,他母親就很少再對他嘮叨了,他看到母親也不會再躲,反而在下班之餘,會找母親聊聊天,他覺得現在他跟母親像朋友一般自在。

媽媽常常是一家的靈魂人物,她掌握了一個家的家庭氣氛,我相信:如果沒一個快樂的媽媽,就很難有一個快樂的家庭。
然而,大多數的媽媽都過份地擔憂子女:課業、工作、婚姻、健康幾乎無所不擔心,你想這樣的媽媽會快樂嗎?身為子女的你會希望媽媽是這樣嗎?



用超心理學的潛意識說法,就是所謂的「心想事成」這句話。

一件事情如果你 用很大的「念力」去相信它,它就會如你所相信的去「實現」你的相信。一個媽媽如果相信:她的孩子有能力去面對他自己的生活困境與難題。那麼,這個相信就是一個「祝福」, 而她的孩子也會因著這樣的祝福而蒙福的。

相反的,如果一個母親老是「覺得」她的孩子不懂事,不會照顧自己,一定會吃虧上當的,那麼這個「擔心」很可能就成了「詛咒」,以後你的孩子果然就會如你之前所擔心的那樣,老是出狀況令你擔心。

佛家講「願力,念力!」你的願有多大,實踐的力量就有多大。從今天起,我 們當要當心去檢查自己的每個「念頭」,你對孩子,是擔心多?還是祝福多呢?愛你的孩子,與其擔心,不如祝福吧!


2009年11月10日 星期二

號稱芭樂園的花



2009/11/9花材:


1.     山桐子(紅桐子)  1


2.     香蘭              半把


3.     黃金大菊(麵線菊) 3


4.     橙色蠟梅           1


 


老師說我把花插在芭樂園裡面,美稱自然的作品 !哈哈哈~


 

2009年11月5日 星期四

臨終前兩週才躺在床上過日子

面對老人化的社會,健康-不是狂蓋醫院或療養院



 
應該是更積極教導全民有效的養生健身法,讓每個人都能有尊嚴的回歸大地!參閱網址:
 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14900



 
台灣的健保制度對病人的照顧,在世界上評價很高,不過也有人指出這其中的盲點,可能我們往往花了大筆經費在健康的後端,也就是治病的部份,但卻比較少投資在前端的預防部份。



 
隨著老年人口增加,如果再繼續這樣下去,健保的經費還能撐多久,實在是一個大問題。



 
而如果身為媒體也再繼續這樣談下去,大概同樣不會有什麼建設性。



 
因此我們不談健保,不談醫療,不抗權勢 ( 但說的還是真話 )乾脆跟著獨立特派員周傳久的鏡頭,去看一個來自北歐,完全逆向思考出來的前衛保健政策。



 
芬蘭和台灣同樣是人口快速老化的國家,但是在老人身上花錢的方法,和我們卻是多麼不一樣!



 
台灣最常見的方式,嚴格來說不是「花錢」,而是「發錢」;負責任一點想出來的,大概也是蓋安養院、蓋醫院。



 
但在芬蘭中部一個人口只有八萬人的大學城,佑華斯克拉,卻可以每年花市政預算百分之二的兩億五千萬元,來推動運動保健


 


佑華斯克拉一年聘請十三位運動教練、四十位物理治療師,和七十位按小時領薪水的體育科系學生,幫助老人做適當的運動。因為這樣老人更健康,花在醫療上的錢自然就少了。


 


相應而生的老年生活目標是:只有臨終前的兩星期,才躺到床上過日子



 
真有這麼神奇嗎?來到這個城市專為老人設置的公立運動俱樂部,鏡頭傳達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畫面:



 
年逾花 7的老先生、老太太,經過專業的運動處方,在舒適的健身館內,生龍活虎地翻滾、跳躍,甚至還有些台灣中年人也不見得敢嘗試的動作,像是翻觔斗、在吊環上倒立..................
 


「臨終前兩週才躺在床上」,真是世界頂尖的公共政策目標。


 我們邀您一同來看這個令人驚異的芬蘭經驗。

cougar vs bear

美洲豹盯上小熊 (精彩要看 ) cougar vs bear


 
>  
簡直是按劇情拍的,真不知道他們怎麼辦到的。
 
> >
精彩極了 一定要看!
> >
> >
美洲豹盯上了小熊.......
> >
> >
生存掙扎,萬分驚險......
> >
> > http://www.flixxy.com/cougar-vs-bear.htm


20歲的慈悲之心

哈佛才女楊元寧 20歲的慈悲之心


 


Jan 25 Sun 2009 07:30


 


王永慶的孫女 -哈佛才女楊元寧 20歲的慈悲之心 比爾•蓋茲的母親曾經撐著病體,在他的婚禮派對中,公開敦促他︰「得天獨厚的人呀!你背負了比常人更沉重的使命。」


 


楊元寧也是如此。外人眼中,她出身豪門,是王永慶的外孫女,她的父親楊定一則是長庚生技董事長,從小就是天才兒童,13歲以全巴西最高分考上醫學院,21歲就拿到紐約洛克斐勒大學生化博士及康乃爾醫學院醫學 雙 博士。


 


楊元寧16歲就出版了7本發人省思的童書,17歲為「紐約時尚週」走秀,18歲進入哈佛大學就讀,修習生物學與東方哲學雙學位,並在大學二年級就修完哲學系的應修學分。


 


特殊教育,感悟哲思人生


 


她的成績除了來自聰穎的天賦,更重要的是楊定一特殊的訓練──朗誦古典文獻。身為科學 家與 醫師,楊定一在研究兒童腦波時發現,朗誦古文時,兒童腦波的狀態與靜坐時一樣,腦波彼此平行如一道巨大的雷射光波,不僅代表著深層的紓解與冥想,更是讓大腦發揮創意的必要條件。


 


至於為什麼要挑選古代聖哲的著作?他認為這是讓孩子們直接與大師對話,他更要求帶領朗誦的大人不要解釋字義,他相信孩子們有足夠的智慧了解,而這些經文也不至於因為大人的解釋而扭曲原意。


 


6歲起,楊定一就帶著她與兩個弟弟讀經書,從孔子、老子到佛家思想,楊元寧笑笑說:「小時候這樣讀古文只是好玩,但那些文字好像有生命,不同時候會跑出來產生新的意義。」


 


在這麼多經書中,最讓楊元寧有所感悟的,則是《六祖壇經》,經書所言︰「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對她影響深遠。9歲時,她與父親參加5日禪修,在第5天打坐要結束時,楊元寧忍不住嚎啕大哭,楊定一緊張地以為5日禪坐讓孩子身體不適,沒想到楊元寧卻哭著說︰「原來人生是一場空。」


 


 16歲那年,楊元寧出版了7本童書,《大地醫生》《不再恐懼》《活在沉靜中︰讚頌大地》《整體療法》《記得快樂》《大笑老人》《業力︰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等。小男孩吉多因為透過與爺爺對話,體會了生命的意義。書中處處充滿佛家哲思,她坦言書中寫的道理,都是給大人看的,而智慧爺爺則是父親楊定一的化身。


 


她甚至談到連成年人都講不清的「業力」,在《業力︰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中說,人生的一切都是將石頭丟在水中,激起陣陣漣漪,引發善惡因果,更說︰「我們的靈魂或是精神,不論我們叫它什麼,也是一樣的。即使拋去了這個肉體,我們的靈魂還是永存。真相是,我們原本就是美麗的靈魂。暫居在這皮骨袋裡。內在是無限地光明,永遠不滅地閃耀著。」


 


傳承門風,成為他人天使


 


出身豪門,對楊元寧最大的意義,不是揮霍不盡的金錢,而是最好的教育環境,以及好家庭的「家風」──盡力、勤儉、助人


 


從小,家族裡的長輩就身體力行︰「無論碰到多大的困難,一旦立定目標,就要盡全力。」問楊元寧:「你人生遇過最大的困難是什麼?」她認真地想了想,回答:「沒有,我一定盡力完成。」


tyle="FONT-SIZE:14pt;FONT-FAMILY:標楷體;">  


她承認自己有完美傾向,常常連楊定一都拜託她放輕鬆。申請大學時,她比別人早兩個月寄出所有的申請表格;老師建議她不要超過6所大學,她卻一口氣申請了12所,而且每一份表格都費盡心思,強烈表達她渴望入學的欲望。最後她被哈佛大學以提前申請的方式准許入學,在哈佛所有的入學方式中,是最困難的。當她獲准入學後,輕輕鬆鬆放假,別的同學們還在拖延著,直到最後一刻才拚命。


 


勤儉,自然是這個家族最為人所知的門風。 王永慶 先生總是一條毛巾用到破。楊定一在餐桌上也有規矩,他不准孩子們有剩菜,他說︰「吃飽,不是理所當然,非洲有幾百萬人都在挨餓。」


 


楊元寧也不像一般富家千金愛奢華,她很少買衣服,特別是學期中,寧願把時間拿來念書,也不花錢血拚;好不容易可以買衣服,總是平價實穿得體就好,一件衣服穿個45年很平常。


 


助人,則是楊定一從小教育楊元寧時,最重要的觀念。楊定一在巴西見過太多窮人,知道他們的苦以及自己的富足,所以他從小告誡楊元寧︰「妳很幸運出生在這樣的家庭,更應該幫助人。」


 


楊元寧的心比父親期望的還要柔軟。從小只要有同學生病請假,楊元寧除了打電話關心,還會幫同學準備好缺漏的功課。曾經有個猶太媽媽握著楊定一的手說︰「楊元寧真是個小天使。」


 


從賓格利高中(The Pingry School)畢業時,楊元寧除了在學業上獲得無數獎項,最讓她驕傲的,則是「羅斯奈爾獎」(Russ Neil Award),由全校250位同年級學生選出得獎者;另外最高榮譽的「勞丹帝獎」(Magistri Laudandi Award),得獎評語則是:「其他獎項或可表揚『最可能締造成就者』,但該生乃因『最能夠幫助眾人締造成就』而獲頒此獎」。


 


台上綻放,要求完美表現


 


進入哈佛後,楊元寧幾乎投注所有心力在智識的追求,夜夜苦讀,兩三天就讀完一百多頁黑格爾的哲學思想或者生物學理論。念書累了,她就去湖邊跑步,睡前爽快地做上百個仰臥起坐當遊戲。


 


她永遠提前把老師交付的功課做完,兩年來科科得A。楊定一勸她放輕鬆,甚至開玩笑︰「只要妳有一科得B,我就請妳吃飯!」直到大學二年級結束,楊元寧都沒吃到爸爸這頓「拜託不要拚命」的晚餐。


 


但別以為楊元寧是個無趣的書呆子。17歲時,她在朋友慫恿下參加試鏡,成為平面模特兒,楊元寧總是從紐澤西開車進紐約參加一場又一場的面試,直接面對被挑選的殘酷,以及被選上後嚴苛的工作。第一次當模特兒,她是現場最小的菜鳥,做造型要忍受髮型師拉扯頭髮,拍照一站就是12小時。


 


她曾為美國《Vogue》雜誌拍照,在「紐約時裝週」走秀,上了哈佛大學後甚至擔任起模特兒指導。新手走秀難免膽怯,她上台前告訴自己︰「妳一定要相信自己是美麗的!」


 


不過她這個模特兒也很特別,拍照現場當大家都在閒聊,她卻帶上耳機,抱著書本苦讀。尤其接近大學申請前,有無數的先修科考試(Advanced Placement,簡稱AP),她一邊走秀一邊讀書,還得個全A


 


楊元寧做模特兒,除了好玩,更重要的是去吃苦。別以為模特兒光鮮亮麗,每一次面試都要殘酷地被挑選、到了現場要毫不保留,勇敢地展現自己,更別提在冬天穿薄紗拍照的痛苦。楊元寧開玩笑說︰「我爸爸覺得吃點苦很好,所以很支持。」


 


自由發展前 先給孩子大嚴格

文轉貼自遠見雜誌255


 


楊定一、王瑞華談子女教育 自由發展前,先給孩子大嚴格


 


作者∣王一芝 攝影∣陳之俊 


  


楊家三姐弟,在楊定一和王瑞華身教下耳濡目染,養成行善助人的習慣,不但沒有豪門小孩的驕氣與奢侈,非常節儉的他們,連用零用錢買個禮物送人,也要向爸媽報備。養成小孩正常規律的生活,正是楊定一認為的大嚴格規範教育。


 


 「從小看到爸爸、媽媽和外公幫助很多人,覺得活在世界上,本來就應該幫助人,因為幫助別人,自己也會快樂,」19歲的大姐楊元寧說。


 


楊元寧口中喜歡幫助人的父母親,就是21歲即拿下 雙 博士的長庚生技董事長楊定一,以及去年才接下台塑集團副總裁的王瑞華。不用說,她外公就是全台灣無人不曉的經營之神王永慶。


 


這樣顯赫的家世,讓楊元寧和兩個弟弟一出生就坐擁百億身價,但在他們身上卻看不出一絲豪門第三代的驕氣,舉手投足之間謙遜又沉穩。


 


集父母身形高眺、五官細緻優點於一身的楊元寧,去年考上比哈佛研究所還難進的哈佛大學,主修生物及東方哲學,是學校的風雲人物,出版了好幾本童書。


 


目前分別在美國就讀高中和初中的元平和元培,也和姐姐一樣,擁有自己的創作,最重要的是,行善助人的念頭始終深植於他們姐弟心中。


 


大嚴格∕規律生活自由發展


 


很多人都想知道,楊定一和王瑞華夫婦如何培養出這麼優秀、而且有教養的孩子?


 


身形高大、語調卻意外輕柔的楊定一笑著說,「沒有刻意培養,就是任由他們自由發展。」


 


楊定一觀察,一般父母很容易把自己未完成的夢想,全寄託在孩子身上,但事實上,每個孩子都有不同專長,只要稍微指引他們方向即可。


 


就像是從小對藝術、寫作感興趣的楊元寧,高中時,身邊好友覺得有著東方臉孔、西方身材的她,很適合走上伸展台,經過幾百人的選角,楊元寧脫穎而出,擔任《VOGUE》等雜誌的業餘模特兒。


 


「坦白說,我們沒有鼓勵,而是不在意,給孩子多元發展以及嘗試不同經驗的機會,」楊定一眼神溫柔地看著女兒。


 


但是,讓孩子自由發展之前,楊定一認為必須先用「大嚴格」來規範孩子。


 


曾在巴西利亞大學教授生物電子學的父親楊正民,對孩子的嚴格眾所皆知,這也使得包括楊定一在內的四個子女,年紀輕輕就獲得美國一流大學的 雙 博士學位。


 


楊定一覺得,真正的嚴格不是言語及動作表達的小嚴格,而是養成孩子正常規律生活的大嚴格,「像元寧現在出去,我和瑞華希望她做什麼,她都很清楚。」


 


如同五年前楊定一結合最古老的醫學,以及最先進的科技,發展出身心靈調合的預防醫學,他對子女的教育,也在東方的嚴格與西方的任其發展中找到平衡。


 


打禪坐∕從小昇華心境深度


 


楊元寧和兩個弟弟性格和學養的底蘊,正來自父母親嚴格中又不失自由的鍛造。


 


楊元寧和兩個弟弟都有著超乎年齡的成熟與穩定,只要和他們談過話,很難不懷疑他們不到20歲的年輕身軀裡,其實是住著一個50歲的老靈魂。


 


原來楊元寧九歲那一年,楊定一邀請了幾位好友到家中打禪,三個孩子也順勢跟著大人參加禪坐。


 


楊定一記得,大概到了第四天,楊元寧突然放聲大哭,原本他以為女兒身體不適,沒想到她卻語出驚人告訴父親禪坐後的感想,「人就是空。」


 


那一刻起,楊元寧對人生的思考開始有了深度,她前後判若兩人的狀態,甚至讓她的三位老師誤以為,她家中發生了什麼重大變故。


 


就像開了竅一般,熱愛寫作的楊元寧,藉著巴西小男孩和爺爺的對話,寫出《不再恐懼》《大笑老人》《業力》等六本書,抒發她對於世界及人性的觀察與思考。


 


其中她最愛的一本《活在沉靜中:讚頌大地》,講述的是人們應該隨時停下腳步,沉靜地傾聽大自然,「我寫的是給大人讀的童書,讓大人讀完再講給小孩子聽,」楊元寧眼睛裡閃著光芒。


 


除了寫作,楊元寧心境的昇華也表現在藝術上。特別是12歲時,楊元寧手繪的一幅佛陀畫像,獲得「紐澤西州長獎」,還到處巡迴展覽了半年,直到現在,楊定一仍被畫裡佛陀的安祥沉靜所震懾。


 


老二元平也是如此。楊定一回想,禪坐五年之後,楊元平就不停地問大人,「什麼叫做空?什麼叫做開悟?」當年才12歲的楊元平甚至告訴父親,他想要編一本書收集全世界跟「開悟」相關的詩。


 


搜尋了三年,靦腆不多話、帶有羞澀氣質的楊元平終於體悟,「不可能有一首詩代表一個人開悟,」可是他卻發現許多觸及心靈、道德和智慧的詩篇,於是編成一本書,取名為《Poetry for the Heart》(心靈之詩)。


 


讀古經∕ 讓先聖引導孩子為善


 


事實上,在禪坐之前,楊元寧和兩個弟弟早已讀了四年的古經典籍。


 


1999年,當時還在美國台塑工作的楊定一和王瑞華,推動兒童全人教育,藉著朗讀古經典,不必非明白文言之意不可,單純就讓古聖先賢直接與孩子對話,引導他們為善。


 


楊定一的三個孩子裡,就屬楊元寧對東方古經典最感興趣。回到台灣念美國學校時,楊元寧曾選修幾堂與中國歷史、哲學相關的課程,甚至連考進哈佛,也選擇東方哲學當作雙主修之一。


 


最近,當楊元寧寫作一本談自己在哈佛的大學生活及心靈觸動的書,開頭竟不自覺把四、五歲朗讀的《法句經》寫進去,後來唯恐過於宗教化,才又刪去。


 


除了早年讀經,楊家姐弟的濃厚書卷氣質,也來自父母愛書的影響。


 


楊元寧形容,美國的家就像一座圖書館,滿滿的全是書,雖然有電視,但似乎派不太上用場。


 


「家裡的書多的是,老大看完換老二,老二看完換老么,」楊定一說,看書的興趣讓孩子自己培養,不是由別人逼迫他們。


 


三個孩子小時候,人在美國的楊定一和王瑞華,晚上都會輪番讀故事書給他們聽。


 


老么元培兩、三歲時,特別喜歡一位黑人作家所寫《奉獻的樹》,書中內容描述男孩和一棵樹的故事,樹把蘋果、枝椏、樹葉和主幹都給了他,甚至連樹根都被他拿來當椅子坐,卻仍愛著男孩。


 


前幾年,那位黑人作家過世,剛好王瑞華忙於台灣事業,無法回美國,1112歲的他就把對媽媽的思念,寫成一本書,名為《奉獻的媽媽》。


 


「當媽媽離開我時,我才知道,她是怎麼對我好的,」個性像陽光般燦爛的楊元培,最近又完成點、線和面的故事,書名未取,主題是希望大家把頭腦打開,才能接受新事物。


 


講身教∕影響孩子參與公益


 


楊定一教養孩子的方式,深受父親楊正民影響。身為名師的楊正民從不說教,而是直接做給子女看,「孩子很聰明,如果父母說的跟做的不一致,他們一定會知道,」楊定一說。


 


楊定一夫婦年輕時就經常掏腰包默默行善,又時常在同一時間,熱心參與各種公益活動,耳濡目染之下,三個子女自然也萌發善念。


 


今年6月,楊定一更帶著老大元寧和老二元平,風塵僕僕地飛往南美,向瓜地馬拉總統報告幫助當地貧民的造鎮進度。


 


因為看到很多瓜地馬拉的窮人沒房子住,七年前,楊定一便和幾個朋友合作,以相當便宜的價格與堅固的建材,幫助貧民蓋房子造鎮,一戶22坪 的平房,才要價35萬台幣。


 


17歲,就已出版過科學書《自然界的螺旋,在有限的空間進入無限》的楊元平,全心投入協助父親研發一種製造過程不會產生二氧化碳的水泥,做為替窮人蓋房子的建材。


 


「我對科學感興趣,也想要幫助人,以前就在想,如何把這兩者結合起來,」徵選上由紐澤西州政府主辦的環保營,而比姐姐、弟弟晚一個月回台的楊元平,始終關心著環境議題。


 


至於當天向瓜地馬拉總統報告的簡報和資料,則全出自楊元寧之手。


 


儘管哈佛課業壓力不輕,時常讓楊元寧忙到半夜不能睡,但要求完美的她,只花了三天,也用不著父親提醒,主動以圖表完整呈現,還花心思比較父親專案與和美國前總統卡特公益活動的不同處。


 


外表清麗的她,不緩不疾地說,自己不喜歡把事情拖著,就連原本出版社讓她寫四年哈佛生活的書,她也拚命在一年內寫完,「這是我自己給的壓力,剛進哈佛覺得很新鮮,過了一年後,還是想做一些幫助別人的事。」


 


愛踢足球,把巴西國手「新球王貝利」羅比尼奧(Robinho)當成偶像的老么元培

讓孩子與聖賢對話

讓孩子與聖賢對話 楊定一教出3位高材生
2008-12-25 記者:文 張惠清




經典的意義,會隨生命經驗前進
長庚生技董事長楊定一的3個小孩都是讀經長大的目前就讀哈佛、麻省理工學院。他認為藉由讀經薰陶,不僅能增強孩子學習能力,對特殊兒童尤其有神奇效果。

五歲時被檢查出是過動兒的皓皓,每到星期天就特別興奮,他主動背起最愛的鹹蛋超人小包包,吵著媽嗎帶他去兒童讀經班,在那裡,有親切的老師帶著他轉圈圈、比手勢,蹦蹦跳跳朗誦唐詩三百首。兩、三個月下來,皓皓不再隨意跳上飯桌、打亂餐盤,也不會唐突的跑進廚房亂開瓦斯,還會帶著三歲的妹妹一起念《論語》。



推動特殊兒童免費讀經
坐在皓皓旁邊的圓圓,患有學習障礙,她不喜歡上學,也不愛說話,每天只愛盯著電視看。進入讀經班以後,天天朗誦四書、《論語》、《莊子》等經書,三個月下來,她開始願意跟著家人講話,還每天吵著要去上學!

皓皓與圓圓,每個星期最愛前往的讀經班,位在毫不起眼的民生東路小巷弄裡,大多數人並不知道,這裡就是長庚生技董事長楊定一回國後,在國內成立的第一所特殊教育讀經班,設立至今已四年,從未向家長收取任何費用。




目前全球約有一千萬名兒童接受過讀經的啟蒙,但是楊定一推動特殊兒童讀經班,更進一步幫助了不少腦性麻痺病童、遲緩兒以及過動兒等。這些小孩有的到了三、四歲才會叫「媽媽」,有的自閉情況嚴重到連父母都想放棄,卻讓一本本可能被人視為八股的古經書、一句句可能已被人遺忘的詩詞,給救了回來。


 


早在一九九九年,楊定一就和妻子王瑞華在美國推廣讀經活動。楊定一說,一天只要十五分鐘到一小時不等的朗誦,就能悄悄改變這些特殊小孩的學習能力,也讓不少無助家庭點燃對生命的希望與喜悅。


 


楊定一的理論很簡單,透過讀經搭配物理治療及運動,一方面可以改善孩子的說話方式,另一方面還能打通他們原本氣阻的部位,氣通了,身體健康就會進步。「讀經只是治療的其中一環,朗誦其實也是一種功夫,可以讓小朋友訓練開口講話的勇氣,讓他們講話比較清楚,而且朗誦會改變呼吸快慢,也是針對體質在調整。」楊定一說,有些過動兒,要他們靜靜坐在位子上讀書根本不可能,但這些小朋友進入讀經班,會很自然的拿著書本跟著老師一起朗誦,如果回到家父母帶著唸,每天讀經四小時以上,大約兩周左右,就可以改善過動的現象,如果一星期讀經一天,大約兩個月就能看到改變。兩周即見過動現象改善。



除了對特殊兒童的改善有神奇的效果外,讀經對於一般孩子的智力發展也很有用。從小就是天才兒童的楊定一,十三歲考上醫學院,二十一歲取得 雙 博士,他的天才基因也遺傳至三個子女,長女楊元寧未滿十六歲就已經出版書寫流暢的中英文插畫童書如今已經是哈佛大學高材生,老二楊元平也在今年高分進入麻省理工學院。朗誦古典文獻的成就,直接展現他的三個小孩身上。


小孩受益個個成高材生
「小時候讓他們讀經,包括唐詩、《三字經》、《易經》或是《道德經》,也讓他們唸莎士比亞優美的文章,還有就是多跟他們溝通。」楊定一說,「讀經效果真的很驚人,在美國,老師特別稱讚我們家小朋友英文語文法特別好,寫出來的文章跟別人不一樣,特別有結構,我才驚覺原來小時候讀經、讀詩詞的力量是這麼強大。」



提到孩子,楊定一放心的說,自己工作忙,美國、台灣兩地跑,卻不擔心三個小孩的生活,甚至元寧暑假到紐約當模特兒,也都不擔心會被影響,因為他深信孩子從小在讀經中,已經學會判別對與錯。

長女楊元寧,也深深體會讀經的神奇效果。「我大概三、四歲才開始朗誦,但弟弟元平兩歲就開始了,我們會一起朗誦

2009年11月3日 星期二

解開百年謎團 搶救2,600萬人的記憶


 



商業週刊第1087
2008-09-22 撰文者:曠文琪 
    
(蔡立慧提供)



 

最高票中研院新院士蔡立慧,找到控制失智的開關


 

蔡立慧,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大腦與認知科學系教授,靠著阿茲海默症的研究,成為今年中研院院士選舉中,最高票與最年輕的女院士。


 

你有沒有想過,有一天,你會站在十字路口,卻找不到回家的路。你看著最愛的人,卻再也想不起他的名字?


 

這是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也就是俗稱老年失智症、老年癡呆症的標準病徵。在全球,已有二千六百萬人得到此病。

超過六十五歲者,罹患此病的比率約五%到一○%超過八十五歲者患病機率則高達五○%。


 

可怕的是,這個已經存在人類歷史超過一百年的病症,至今,找不出確切病因、無藥可醫,遑論預防。

即便美國前總統雷根與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面臨阿茲海默症時,也只能眼睜睜的讓病魔,將他們腦袋裏的記憶,無情的啃食。


 

「至今,大家都仍像是在黑暗中摸索治療的方式,」台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邱銘章說。


 

「但她的研究,給了大家一道曙光,」中研院研究員沈哲鯤博士說。


 

她,就是蔡立慧,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大腦與認知科學系教授,靠著阿茲海默症的研究,成為今年中研院院士選舉中,最高票與最年輕的女院士。

她的研究,讓著名科學期刊《自然》(Nature)與《科學》(Science)大量刊載。


 

過去,有關阿茲海默症的病因研究,多隻停留在腦中「老人斑」的形成上,但是蔡立慧卻找到了另一個可能的病因。ze="2">

當大家都以為,一旦人患病之後,記憶一旦消失,就不會再回來,蔡立慧卻提出了,記憶可能再恢復的證據,也就是,阿茲海默症是可能被治癒的。


 

「我就是ambitious(野心,雄心壯志),你也可以說很tough(強韌)。」

外表看來溫柔的蔡立慧,在越洋電話裏這樣形容她自己。她沒有誇張,「你看她的研究,就會知道她很聰明。

還有,根本天不怕,地不怕,」中研院分子生物所研究員薛一蘋說。


 

「我很希望我的研究可以救人,去改變世界。」中興大學獸醫系畢業後,蔡立慧到國外求學。

「直到看到很多不同的人後,我才開始想,我是怎樣的人,到底喜歡做什麼?」最後,喜歡深入問題找答案的她選擇了研究之路。


 

「我就是雄心壯志!」從分子生物學切入,大膽另闢蹊徑


 

當時,碩士攻讀分子生物學,博士攻讀病毒學的她,一開始也是跟著老師做癌症研究。

而有關癌症研究的發現越來越多,只要站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上,她可以很快就有新的進展。

不過,她卻把眼光轉至大腦神經的研究,尤其是阿茲海默症領域,「當時幾乎很多人都是做病理研究,」

主要是觀察阿茲海默症發生後的大腦變化,卻少有人能解釋出,為何而來。


 

「在這個領域,有太多問題無法獲得解答。」蔡立慧想要以分子生物學的角度切入,從細胞的變化形成去找出原因。


 

她的大膽,從這裏看得出。先不談大腦領域有太多未知黑洞,很可能終其一生的研究,最後都石沉大海。

她要從分子生物學領域,跳到大腦神經領域,「這代表你要非常大量的學習,」沈哲鯤說。

從大腦如何形成、神經如何發育、神經系統如何控制行為,還有各種大腦疾病的病理,對她而言,都是新學問。


 

即便學完之後,「人類約有三萬二千個基因數,每個基因也不只一個細胞分子,」中研院分生所研究員簡正鼎形容。

她要分辨出影響阿茲海默症的分子,如同大海撈針的困難。


 

重重關卡在她眼前。她卻說:「越難,越有趣」。

le="FONT-SIZE:10pt;FONT-FAMILY:PMingLiU;">
 

「我每天就是在一點一點的解開疑惑,」蔡立慧說。當時,她發現以前研究癌症領域時,專注觀察的一個名為CDK5 的蛋白質,

在大腦神經元發育過程,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同時,又有人發現,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大腦裏頭,似乎有比較多名為P25 的蛋白質。

這中間到底有沒有關連性?


 

「我就是都去試,不停的試,」一九九九年,蔡立慧研究團隊一篇登在《自然》雜誌上的論文,震驚學界。


 

她發現,人的腦細胞裏有一種P35 蛋白質,如果分裂成為P10 與P25 的蛋白質後,P25 若失去控制,就會活化名為CDK5 的蛋白質。

最後,細胞骨架裏的主要成分Tau 會被磷酸化,造成我們所看見,阿茲海默症患者大腦X 光圖中的神經纖維化情形。


 

「這等於是給了阿茲海默症病因,第二個解釋。」沈哲鯤分析,過去幾十年,

大家認為阿茲海默症是,類澱粉樣蛋白在大腦皮質及海馬回中過度分泌而大量沉積,導致神經元傷害,

所以產生老人斑塊和神經纏結。但現在,蔡立慧的研究找到另一條路徑,並讓致病的源頭更清楚。


 

但一開始,蔡立慧的發現,備受批評。「其他科學家覺得怎麼會是一個從另一個領域的年輕人做的,會去質疑研究過程的嚴謹。」

「我那時也無法諒解,他們怎麼這樣(說),」蔡立慧原本冷靜的語氣忽然有點高昂。

後來呢?「我覺得結果會證明一切,重點是,我的研究對病人有沒有幫助,我不能去管別人。」


 

直到二○○四年,其他人開始大量研究,印證了蔡立慧的說法。

五年時間,孤單中,蔡立慧仍執意前行。


 

「每一天都很緊張」發現記憶能恢復,但離造福世人還很遠


 

二○○七年五月。蔡立慧的研究團隊在《自然》發表了另一個發現。她直指,從動物研究中發現,患了阿茲海默症的老鼠,仍可能透過環境和藥物的刺激,找回記憶。


 

她替小老鼠進行基因改造,把會引起阿茲海默症的蛋白P25,改為可以人為控制啟動或是關閉。結果發現,小老鼠在P25 關閉的時候,可以順利避開電以及通過迷宮,找到食物;一旦啟動P25 之後,就會慢慢忘記這些技能。


 

但是,當研究人員去塑造一個快樂的遊戲環境給小老鼠,或者是投入一種名為HDAC 的抑制劑時,原本失去記憶的小老鼠,不僅記憶回來了,還會比以前學得更快、更好。


 

「這代表人的記憶沒有真正消失,只是連接這些記憶的神經通道被阻住了。」


 

「這就像長途電話線,有時會斷訊或聽不清楚,」但通路仍在,只要打開開關。蔡立慧認為,阿茲海默症的病人,是可能恢復理智的。


 

蔡立慧不知道這個研究結果到臨床實驗,最後化為藥物來治療病人,到底還需要多久時間。

學界看她眼前的路還很漫長,「有找到另一個pathway(通道)當然很好,但,都是要走到最後(藥物能在人體證明療效)才算數,」台大神經科醫師邱銘章說。


 

「我只能加快我的速度往前走。」「我每一天都很nervous(緊張),都在想,如何能做出更好的實驗。」


 

從一九九四年投入至今,十四年的時間,她從門外漢成為腦神經學專家。「這要有很強的意志與企圖才做得到,」薛一蘋說。她指的,不只是學術的關卡,還有性別與華裔身分。


 

「我沒有特別去注意性別的事情,我就是埋頭做,做到後來抬頭(看),好像真的很少女的(科學家)。」每天工作至少十二個小時。「我女兒,很小就到實驗室裏看我工作,」蔡立慧說。


 

「不會覺得辛苦與犧牲太多?」記者問。


 

「怎麼會?」「我對記憶,真的很有興趣。記憶為何會消失,為何會形成,為何人常會忘掉眼前的事,但卻對童年記憶念念不忘?」


 

她又開心說起,之前她進行的一項研究如何靠控制CDK5去消除人的恐懼記憶。如果成功,那麼從伊拉克戰爭歸來,或因重大傷痛事件所苦的人,或許就藉由藥物獲得解脫。


 

「那天,外婆忘了回家的路」不畏艱難,只因她忘不了那失落的臉


 

為何能對研究記憶這件事情,執著至此?她怎麼會相信,自己就能解開這個千年來沒人解開的謎團?好強的蔡立慧,最後說了一個很柔軟的故事。


 

「那時候我才三歲。我一出生,我爸媽就讓我住在基隆,跟外婆一起住。

她會帶我去菜市場,買菜啊,一起吃麵,然後有時候會坐公車、去醫院。

結果那一天,站在馬路上,她忽然看著我,然後問我,我們該怎麼回家?」strong>


 

「那個表情,到現在我還記得……(停頓一下),就是很失落,我知道她是真的不認得,真的不認得,最後,是我牽著她回家的,」


 

「到後來,我們才知道,那就是阿茲海默症……。」


 

「我一直以為我忘掉了,但,其實沒有。」每當蔡立慧研究遇到瓶頸與挫折時,她常常會想到,那時外婆的表情。


 

就這樣,四十五年前一個傷痛的記憶,被當年的小女孩化為力量。


 

她無法替已經去世的外婆找回記憶,但只要再努力點、更堅強點,或許有一天,就能替兩千多萬人,把暫時按上「off(關閉)」的記憶開關,重新打開來。


 

小檔案_ 蔡立慧


 

出生:1960 年

學歷:美國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病毒學博士、威斯康辛大學分子生物碩士、中興大學獸醫系



經歷:哈佛大學醫學院病理系教授

現職: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大腦與認知科學系教授與研究員、中研院院士



 

*六種方式教你多存「腦本」


 

阿茲海默症目前無藥可以治癒,相關藥物只能延緩惡化。目前,還有幾十種藥物正在進行臨床實驗,大約需要三到五年才會陸續上市。


 

但臺灣失智症協會常務理事、台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邱銘章說,也不需要絕望,以下有幾種已被證明,是可以預防此病症發作:


 

一、飲食。沒有任何研究可證明吃維他命可以防禦疾病。多攝取高纖、粗糙的穀類與青菜水果比較實際,少吃油脂與高膽固醇食物。


 

二、保護腦部。不要讓腦部隨便受傷。


 

三、控制體重。太胖與太瘦都不行。


 

四、別離群索居。統計指出,孤單、寂寞的單身者,得到阿茲海默症的機率較高。


 

五、多運動。


 

六、常做會動腦的事。例如閱讀書籍、報章雜誌。年輕存越多「腦本」,越多神經被活化,絕對有益無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