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5日 星期二

小菊~~





被別人丟掉的小花,害我們大家被老師教訓一頓


我把它撿回來  插成這樣放桌上   可愛嗎?

過日子像扮家家酒 ---不花錢的生活美學

『過日子像扮家家酒 ---不花錢的生活美學』 齊云 著      時報出版


 


 


節錄 p.64     種作要每步到位,才有好結果


 


整地美學在於你的手對大地的細膩體會,還有對植物生命的完善了解。一行一行的白菜種植過程中,就是農夫從經驗中安排出的結果。農民從作畦,到種植,要多遠一棵或少種一棵,然後草要怎麼拔,包括田裡的每一件大小事,其實都是過去累積的經驗。而且不同的季節中,間距還要隨『時』調整。因為冬天菜會長的比較大顆,所以距離要遠一點;夏天白菜會比較小,當然就要有所應變。


 


 


 


不同品種,那距離就可靈活調整。這種經驗,是你去超市採買無法察覺的。甚至還會影響到口感,不同季節出產的白菜,吃起來的感受也不一樣。背後原理就是因農夫連種法也不同。這例子說明了,人是跟著季節走、跟著節氣走。過日子其實都是要調整,而不是三百六十五天,都吃一樣的食物,都用一樣的方式去過。當妳能夠栽植許多不同種類的蔬果,對於播種的間距、空間、還有線條的掌握,我相信你不但能讓每種植物在妳手中表現出充滿活力的姿態,這些手感的訓練,同時也是妳擺設物件、結合不同事物的內在功力。


 


 


節錄:p.122


 


生活美學就是來自生活,從碗盤排放的樣態裡,就能找到最簡單的美學技巧,這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事情,也是大家應該學習創新的開始。


 


 

藍,或另一種藍

『藍,或另一種藍』 山本文緒   商周出版


 


這是假日Joe 特別拿過來給我看的一本小說,果然還蠻好看的。令我想到,我們應該可以發展出一個『讀冊人ㄟ聚會』


可以推薦書籍,抒發感想等等,一月一聚如何啊?點子不錯吧!


 


 


這本書的導讀一定要看,非常有見地的導讀不同於一般的名人推薦。先節錄一小節,才會吸引你們去看吧!


 


 


 


女作家溫特生說過一段非常動人的話:『每當我們做出一個重大選擇,另一個自己就會存活在那個被捨棄的選擇裡。』而隨著時間的步履以及命運的起承轉合,當現實生活出現不順遂、不如意的困境時,或許這『另一個自己』就會像幽靈一樣鑽出來,我們會不由自主地沈緬在另一個選擇裡,設想種種可能,似乎也就成了平淡人生的某種救贖。



 


 


 


 


 


變成什麼不是重點,重點是:妳是否體會到什麼是真正的愛、是否已經找到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選擇』只是一個機會,『身份』只是一扇窗戶,妳要看到什麼樣的自己、什麼樣的世界,重點是你用什麼眼光檢視自己的人生劇本。


 


如果妳不喜歡現在的自己,總覺得當年如果做了不同的選擇,人生一定會比現在強幾百倍,因而活在無盡的追恨中,那麼,請妳務必要來讀一讀這本小說,闔上書本,妳的心智將會被說服,靈魂將會終於安定下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妳沒有選錯。                  ----彭蕙仙


 

割斷慾念之繩


有一則故事,一個後生從家裡到一座禪院去,在路上他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他想以此去考考禪院裡的老禪師。來到禪院,他與禪師一邊品茗,一邊閒扯,冷不防他問了一句:「什麼是團團轉?」「皆因繩未斷。」老禪師隨口答道。後生聽到禪師這樣回答,頓時目瞪口呆。禪師見狀,問道:「什麼使你如此驚訝?」「老師父,我驚訝的是,您怎麼知道?」後生接著說:「今天在來的路上,看到一頭牛被繩子穿了鼻子,拴在樹子,這頭牛想離開這棵樹,到草地上去吃草,誰知牠轉來轉去都不得脫身。我以為師父您既沒看到,肯定答不出來,哪知師父隨口便答對了。」



老禪師微笑著說:「你問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你問的是牛被繩縛而不得解脫,我答的是心被俗務糾纏而不得超脫,一理通百事啊!」


後生大悟!一只風箏,再怎麼飛,也飛不上萬里高空,是因為被繩牽住;一匹壯碩的馬,再怎麼頑烈,只要被馬鞍套上,就任由鞭抽,也因為被繩牽住。


那麼,我們的人生,又常常被什麼牽住了呢?


一塊圖章,常常讓我們坐想行思;


一個職稱,常常讓我們輾轉反側;


一回輸贏,常常讓我們殫精竭慮;


一次得失,常常讓我們痛心疾首;


一段情緣,常常讓我們愁腸百結;


一份殘缺,常常讓我們蹙眉千度。


為了錢,我們東西南北團團轉;


為了權,我們上下左右團團轉;


為了慾,我們百轉千迴奔竄;


為了名,我們日日夜夜竄奔。


快樂哪去了?幸福哪去了?


因為一根繩子,風箏失去了天空;


因為一根繩子,水牛失去了草原;


因為一根繩子,

二十分鐘 ◎斯圖爾特﹒弗蘭克

 


   十一歲那年的一天,我和爸爸照例出門去散步,經過北區河畔殯儀館門口的時候,爸爸突然停住腳步,問了一個莫名其妙的問題:「幾點了?」「我看了看表,告訴他是十點二十五分。」然後爸爸問我看到了什麼。「沒什麼特別值得注意的,」我回答,「一群人,大概150個左右,正排隊進殯儀館。」「嗯,眼力不錯。」爸爸滿意地點點頭,接著他提起別的話題,跟我討論起體育新聞來。說了快半個小時,我發現他還沒有離開殯儀館的意思,就問:「我們要不要繼續散步?」爸爸沒有立刻回答我,卻突然提出第二個奇怪的問題:「兒子,你現在能看到什麼?」我向殯儀館門口望去,剛才進去的人現在排隊出來了。

 


 




「還是沒什麼特別的,」我聳聳肩,「估計是追悼會剛結束,進去的人已經出來了。」「非常準確,」他說,「你看看現在幾點。」我說是:「十點五十分。」爸爸點點頭,若有所思地說:「對,人的一生總結起來也不過就那麼長時間。」我疑惑的抬起頭,「什麼時間?爸爸,我不明白您在說什麼。! 」「你看,兒子,追悼會上牧師會宣讀悼詞,也就是死者一生的總結。宣讀悼詞不過短短的二十來分鐘,
很多當時被認為是巨大的挫折或者偉大的成就,其實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根本進不了這二十分鐘。你長大以後,無論是沮喪還是得意的時候,都要想想我這句話,你將發現眼前的道路會變得開闊許多。」

可以斜插的米柳



 


花材:


1. 米柳       1          


2. 綠雞冠     3       


3. 橙紅小菊(金鳳)   2  


4. 葉蘭       4


5. 寶石葉     3


 


(這是貴美的作品,我一直很喜歡她插的花,所以特別留影)




 


插曲:老師說米柳可以折,我就以為可以折斷,


      還好當我要把它折斷的時候,恰巧看到對面的東香


      她剛好在幫她的米柳彎曲整型,嚇我一大跳,還好還沒折斷,否則鬧的笑話就大了。





 


教訓:老師今天上課前,看到垃圾桶有上禮拜的花材,太陽小菊還沒謝,就被丟掉,好心疼。告誡我們惜花也是插花人的涵養,這批小菊是台灣第一批進口的,而且全沒有外流,一進口就全部直送我們班上,現在縱使有錢也買不到那種品質的花材。


 

2009年8月20日 星期四

來報恩的小孩

來報恩的小孩                                 

/盧蘇偉

 


 


 


許多人都很羨慕我有一個特別的孩子,從小到大沒有跟別人吵過架,到了高中還願意和爸媽手牽手走路,或許您會認為我的孩子長不大,事實上,正好相反。他有很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也很有自己的想法,很小就開始探索自己未來的方向,更能為自己盡最大的努力,讓許多父母驚歎的是,他動作溫和緩慢,每天幾乎都睡足八小時,除了上學,每天奉行「家」、「書」、「動」(做家事、讀課外書、運動)的生活準則,今年還以第一志願考上建國中學。我看孩子的入學自傳,未來志願要讀台大物理系,要進麻省理工學院,成為一位傑出的大學物理教授。除了偶爾因為動作實在太慢或迷糊脫線,被我們稍微叨念外,他很少有機會讓我操心。


 


 


 


如果您也期待家裏有個來報恩的孩子,以下是我的分享;但我事先聲明,我不是炫耀自己是個親職教育或潛能開發專家,而是請父母了解孩子的特質,並找到適合的方式,放輕鬆,讓親子好好地度過每一天的生活。


 


 


 


一、賞識孩子的獨特


我的孩子自出生,發展就比一般人慢,小手小腳,吃得少,動作慢,學習能力也不如其他小朋友,尤其是記憶方面,最大的特色就是「過目即忘」,常讓當老師的媽媽為之氣結,學過幾十次的國字,他第一次錯,就會重複地錯。但這孩子有個優點,學習總是很專注和用心,雖然剛開始的成績都落後別人一大截,必須學習一陣子才能跟得上,但只要熟悉了,他就能展現出實力,而有意外的表現。他是個聽覺型和思考型的孩子,用聽的學習速度,要比用看的快。與其給他答案,教他怎麼做,還不如給他問題,讓他自己去摸索。


爸媽的角色,就是多等他一下,多給他一些時間。我的想法是,人生如此漫長,何必急著要馬上學會什麼呢?


 


 


 


二、鼓勵孩子勇於嘗試


我的孩子謹慎保守,不輕易嘗試新事物,他眼中的「瘋狂老爸」,常帶他和媽媽上山下海地冒險,因為我認為,孩子豐富的生命來自多接觸、多經歷。他幼稚園時,我們就開始四處旅行、露營和騎單車,他國小畢業時,父子倆完成了自行車環島之旅,他還把這段經歷寫成《陪你去環島》,我們也泳渡了日月潭;我們聊的經常不是該怎麼讀好書、有好成績,而是下一個玩樂的目標是什麼?玩樂的過程,其實能<
/span>累積孩子生命的素材,兩次基測,他的作文都是滿級分,他常把一個平凡的題目寫得生動有趣,我想沒有足夠的生活經驗是辦不到的。我們一直認為玩比讀書考試重要,孩子的興趣十分多元,卻很清楚自己的方向和目標。


 


 


 


三、正向積極思考的習慣


我孩子的成長過程,其實並非事事如意。他上建中後第一次考試,數學只考了四分,他竟然很興奮地講述,這個經驗讓他充滿了挑戰的動力,愈難愈有趣,愈失敗愈表示這件事值得努力。他的口頭禪是:「安啦,任何事都是上帝最好的安排。」他很少成為班上成績最好的孩子,但他總堅持到最後,才表現出真正的實力。我的想法是,任何孩子都有成功的機會,只要他不放棄努力。而爸媽是孩子最重要的「啦啦隊」,無論什麼時候,我們給他的都是正向積極,永不放棄的掌聲。孩子的優秀不需要比較,他一直都很棒、很獨特,爸媽的態度會決定孩子的態度。


 


 


 


四、永遠的學習


因我的孩子「神經很粗」,常會有脫序和疏漏,但他總認為做錯事挨罰,也是種學習機會,掉了東西或忘了什麼事,因而惹出大麻煩,他也總能微笑以對。他認為什麼事都是好的,什麼結果都是特別的。人生多滋味,為什麼一定要選擇這樣或那樣呢?凡是沒經歷過的事情,都能豐富自己的學習經驗,既然有機會學習,就要珍惜和感恩。小時候,他可以毫無準備地上台表演,成長的過程,他勇於參加各種比賽和活動。雖然沒得過什麼特別的獎或優勝,但因為勇於參加,他就得到了不同的學習機會,很自然地對自己更有信心。


 


 


 


五、陪孩子一起學習成長


孩子需要學習,父母親也是,我有一本名為《教養危機》的書,孩子長大,父母卻沒有跟著成長,孩子到了青春期以後,父母就得準備吃苦頭。沒有人是天生會當父母的,因為結婚,而學習與另一個獨特的人親密生活;因有了孩子,學習當幼兒、兒童和青少年、青年的父母,也因為孩子,我們才有機會重新了解自己及父母。學習是無止境的,以學習的心陪孩子走一段成長之路,才有機會豐富生命的領域。


 


感恩上天的恩典,讓我們有機會學習扮演好父母的角色;感恩生命中的意外和不如預期的種種,讓我們的人生豐富和精彩;感恩這個世界的許多衝突和不同意見,讓我們知道每個人獨特的需求和期待。孩子是來報恩的,不論過去、未來發生過多少我們期待或擔憂的事,任何事、任何人的出現都是有原因的,而且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感恩我們的孩子、另一半和父母,感恩我們周遭的一切。因為感恩,所有的一切都會是恩典和禮物。


 


 


 


2009年8月18日 星期二

艾比林矛盾(Abilene Paradox)

艾比林矛盾(Abilene Paradox)


 


 每一個人都發言表示同意的事,有可能是每個人心中都不樂意做的事嗎?


 


怎麼可能?每一個人都同意了,不是嗎?至少提議的那一個人會樂意吧?


 


請看底下這一則可能也會發生在你我家中的真實故事。


 


管理學教授傑瑞‧哈維(Jerry Harvey)和他的妻子一起到德州小城柯曼市(Coleman)探望岳父母。當時室外的氣溫高且非常悶熱,沙漠的焚風更讓人感到不舒服。到了柯曼市,外頭氣溫是難耐的四十度,他岳父母和傑瑞夫婦待在陽台蔭涼處吹電風扇,還好有冰涼的飲料,大家一起玩骨牌遊戲打發時間。


出人意料的,傑瑞的岳父突然說:「我們不如開車出去走走,到艾比林(Abilene)吃點東西好不好?」


 


傑瑞在心中嘀咕道:「這真是個壞主意,這樣的大熱天加上沙漠焚風,來回要走 一百零六英里 (大約170公里 )的路程,而且還要搭乘那輛沒有空調的老別克汽車?」


 


傑瑞的妻子卻回答道:「這真是個好主意,如果能去那裡走走真是再好也不過了。」


 


傑瑞此時只好附和道:「當然行,只要岳母也同意就可以了。」


 


傑瑞的岳母回答:「當然好了,我已經好久沒有去艾比林走走了。」


 


成行後,傑瑞當初在心中嘀咕的預言成真了——悶熱,皮膚沾滿了細微的灰塵,一切令人難以忍受。他們到一家速食快餐店用餐,但是裡頭平淡無味的食物令人難以下嚥。四個小時後,累壞的一行人回到家中時已精疲力竭,他們被外面的太陽熱壞了。每個坐在客廳搖椅上的人都累得不想說話,傑瑞為了打破眾人的沈默,於是他開口說:「這次艾比林之行還不錯吧!不是嗎?」


 


 


沒有半個人回答這句話,最後他岳母說道:「老實說,要不是你們三個人都想出去,我還情願留在家中。」


 


傑瑞的老婆回應:「不要說這都是我的錯,是你們三個人想去的。」


 


最後傑瑞的岳父說道:「該死,其實我本來也不想去,既然你們很少來我們家玩,我怕你們在家裡感到無聊。我其實比較情願待在家中玩玩骨牌、吃吃冰箱內的東西。」


 


這四個人當初所同意的事,恰恰好是每個人心中所不樂意做的事。


 


 


傑瑞‧哈維將這段家庭的小插曲比喻為「艾比林矛盾」(AbileneParadox)。從這次事情中,我們可以思索一些事,在許多組織內,儘管

看起來很開心的花呦


 


花材:


1. 苦苓子       1          


2. 梔子花葉      4       


3. 阿卡香水百合  1  


4. 橙色文心蘭    3


5. New Zealand首次進口太陽小紅菊  2  


 


   





 


 


 


我是第一個插好的,


可是,每次老師都沒改,


開完會進到教室,大家的花都改過,


我滿懷希望跑去看我的花,結果~~~沒改。


我媽由於要開會第一次來教室看我們的花,


她問老師:為什麼只有她沒改?(指我)


老師說: 我要讓她自由發揮。


(是什麼意思啊??? 嗚嗚嗚~我也要改啦!)



 



 



 


 


我們八點半要去開幹部會議,


所以花插到一半,有一半的人要離開,


只有我是完成的,所有人都還沒有完成,


等到開完會已經 10:30了,傳平一進教室,


現場只有四盆花,她居然認不出來自己的花,


頻頻說: 咦!這是我的花嗎?  怎麼這麼漂亮?


呵!呵! 因為老師趁我們不在,幫她把花插好改好了。




 



 

用深情陪到最後

初見婁牧雲,很難相信他已經77歲。


動作俐落、思路清晰,活力不輸年輕人。


  


雖出生於動盪的時代,經過戰爭洗禮,


臉龐卻不見衰頹蕭瑟之氣,反而散發堅毅爽朗。


只有談起照顧已逝愛妻生前種種時,眼角仍有隱隱淚光。


  


許多太太願意照顧生病的先生,


但願意陪伴妻子病榻前的丈夫卻少之又少。


 


婁牧雲卻不覺得自己應該被頒匾額,他只是遵守他的約定,


如紀念妻子的詩句:  


「愛,是什麼?


  無怨無悔實踐我的諾言,


  陪妳走完人生最後的旅程,


  恬靜地長眠!」



 


我和太太結婚已經四十幾年了,


那時我是台大的學生,


我太太唸國防醫學院,玩在一起。



 


 


算起來認識了50年,感情很深厚。


  


80年春天,有 一天她早上起床突然右眼就失明了,


榮總的眼科醫生說是微血管阻塞,


開類固醇給她吃,但沒什麼用。


 


我太太的同學說不能再吃,就改服血管擴張劑,沒有開刀。


  


後來她開始不能走路,我以為是肌肉無力,


到神經科醫生檢查以後,說是帕金森症,


看了二、三個醫生都這麼說,


我就拚命找治療帕金森症的報導。


  


88年看報紙上說有一種新療法 ,


但那個醫生檢查之後卻說不是帕金森症,


而是腦中幹萎縮。


從這裡我得到一個教訓,就是不要太相信醫生,要多找幾個,


如果我早點知道正確的病情,雖然治不好,卻可以延長生命。


  


後來她的肺功能出問題,變成急性肺炎,


被安排到仁愛醫院的癌症病房,吊了兩天點滴,


急診和病房的護理站人員都沒通知主治醫師。


結果惡化到昏迷兩次,送到加護病房住了21天。


  


等她出院,我花了五十幾萬買了全套的病房設備,在家裡照顧她。


那時她已經沒有行動能力,而且尿失禁,


我去台大聽課,又看了很多書,但還是沒辦法,只能包尿布。


  


2 3天要替她灌腸一次,戴橡膠手套把大便挖出來。


雖然有請一個佣人,但我不敢要她做,怕太用力會把肛門弄破。


  


抱病人上下床、大小便都有一套方法,


包尿布也要注意,4小時換一次,還要洗乾淨,不然會尿道感染。


翻身、拍背都要注意,她到去世都沒有褥瘡,皮膚好好的。


她同學來看都說不像是病人。


  


服侍一個病人真的很辛苦,最後那段日子我一天只睡3小時, 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新細明體;">


因為如果一口痰沒抽到她就會走的。


  


照顧病人最重要的是想辦法讓她舒服。


比如像抽痰管有軟的和硬的兩種,


硬的抽得快,可是會痛,我寧願用軟的慢慢抽。


  


鼻胃管也是,橡膠做的到胃裡遇到高熱融化,一動病人會痛,兩三天就要換一次。


矽膠的耐熱,可以一個月換一次,但是要自己買,一條九十幾塊。


  


氣墊床我是買英國貨,台灣是橡膠做的,不透氣,很容易長褥瘡。


醫生都說我的設備比頭等病房還好,照顧得也很好,


我現在對很多病知道的比醫生還多。


  


懂得怎麼護理很重要,我去上課、看書,還買了藥典。


每種藥拿回來我都會查它的作用、副作用,看好份量才敢餵她。


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磨藥粉,


灌食的時候,藥粉要磨得很細,不能有顆粒,這件事我自己做才放心。


  


我太太沒辦法行動以後,媳婦曾說要我把她送到安養院,比較輕鬆。


我罵了她一頓,說爸爸在的時候不可以。


  


我太太雖然生這個病,頭腦還是很清楚,


如果送到老人院她會覺得被拋棄,


在家裡有我陪她,心理上很安全。


  


照顧她是做丈夫的責任和義務,


如果當做苦差事就不行,一個小時也做不下去。


要有愛心和耐心,盡力讓她高興。


  


以前她拿東西給我吃,現在換我餵她吃,


當成是樂趣,說說笑笑, >


病人心情好,對身體也有幫助。


  


最後六、七個月雖然壓力很大,


但我的個性比較豁達,知道總會過去,


該來的要面對現實。


說不傷心是假的,但如果光流淚,事情誰來做。


  


我自己學科學,太太常說我別的不會,最會寫企劃書,


照顧她也是,別人覺得我很忙,其實我都按部就班在做。


 


去年我太太彌留,送到醫院時生命跡象已經很微弱,


醫生打了 6 針強心針,還要電擊,


但是電擊心臟壞了也只能再活一個星期,


我就跟醫生說,


不要讓她受罪,讓她安靜地走,她整個人看起來很安詳。


  


她生前我們就決定,兩人死了以後要海葬,既環保又省得子孫麻煩。


最近我才去大陸替她還願回來,把她的骨灰灑在海上,


我已經量好了那裡的經度、緯度和水深,


將來我死了也灑在同樣的地方。


  


太太沒生病的時候家裡我最懶,連條手帕也不洗,


等她病了我什麼都做,


她同學說以前看我是大老爺,現在全都包了。


  


她跟同學說對不起我,


我就說,夫妻沒有哪個對不起哪個,我生病你也會照顧我,


這是我們許下的諾言,要陪你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


  


我覺得照顧者心裡要平坦,接受事實,不要很煩,


一煩就會照顧得很痛苦。


雖然因為照顧她我不再出遠門,但老朋友還是有聯絡,


太太同學會我用輪椅帶她去參加,讓她高興。


  


要照顧別人自己身體要好,


我是從四十幾歲開始保養,生活規律、不菸不酒,


飲食均衡,每天早上都在家運動。


  


我家這條巷子就有幾個照顧者,我把學到的告訴他們。


對面有個五十幾歲的女兒照顧父母,


她媽媽的褥瘡就是我治好的,


我告訴她要怎麼做,買什麼藥來塗,也幫她申請補助。


 


很多東西像按摩器、病床、抽痰器,我都拿去送人了。


  


現在我沒事就去陽明山走山泡泡溫泉,


我想太太也不願意我愁眉苦臉。


我對小孩說,


自己只求活的時候高高興興,死的時候舒舒服服,


其他什麼都不要。


 

2009年8月13日 星期四

管理的逆向思考

 


一家中學校長面臨著一個問題,校內年長的女學生開始擦口紅。當她們在洗手間裡擦口紅時,她們會將嘴唇印在鏡子上留下唇印。在這個問題變的不可收拾之前,他想到一個方法阻止。


 


 


於是他召集所有擦口紅的女學生並要她們下午2點時在洗手間集合。當女孩們在2點到洗手間時發現校長及舍監已在那等候。校長對她們解釋這個問題讓舍監每天晚上都得清理洗手間的鏡子。他認為女孩們並不了解問題的嚴重性,所以他要她們自己目睹鏡子有多難清理。


 


 


接著舍監便開始示範。舍監由盒內裡拿出了一把長柄刷子,拿到最近的馬桶裡沾水後,接著走到鏡子前面開始刷洗鏡子。


那天以後再也沒人把唇印留在鏡子上。


 


 


 


【啟示】


解決問題的方法經常不只是一個,如何發揮創意,找出有效的解決之道,正是對管理者智慧的一大考驗。如果是一般人,在這個故事中,多半是將學生們找來,然後給予一番嚴詞教導,要求大家以後不要再犯。然而這樣的效果會有多大?這位校長以「逆向思維」,不用說教的方式,反倒從鏡子上著手,立刻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這樣的智慧令人欽佩。


 


 


許多主管面臨員工問題時,常是先以「說教」的方式來處理。事實上,它並不那麼有效,與其用「說」的,不如採取一些行動,透過行為,改變、增加他們的認知,可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說話的溫度

 
 
急事,慢慢的說;
大事,清楚的說;
小事,幽默的說;
沒把握的事,謹慎的說;
沒發生的事,不要胡說;
做不到的事,別亂說;
傷害人的事,不能說;
討厭的事,對事不對人的說;
開心的事,看場合說;
傷心的事,不要見人就說;
別人的事,小心的說;
自己的事,聽聽自己的心怎麼說;
現在的事,做了再說;
未來的事,未來再說。



 
留三分

知人不必言盡 留三分餘地與人 留些口德與己
責人不必苛盡 留三分餘地與人 留些肚量與己
才能不必傲盡 留三分餘地與人 留些內涵與己

鋒芒不必露盡 留三分餘地與人 留些深歛與己
有功不必邀盡 留三分餘地與人 留些謙讓與己
得理不必搶盡 留三分餘地與人 留些寬和與己


得寵不必恃盡 留三分餘地與人  留些後路與己
氣勢不必倚盡 留三分餘地與人 留些厚道與己
富貴不必享盡 留三分餘地與人 留些福澤與己
凡事不可做盡 留三分餘地與人 留些餘德與己

 
為人處事 常留三分地與人設想 
 
尚存幾分    善自品嚐思量 方見其中滋味 淡泊久長


 

初衷 (孫大偉)

        我並不是主張,活著的時候,或是旅行的時候,要主動去追求意外之喜,而是當妳在事先規劃旅程或生涯的時候,要給意外預留空間。


 


面對意外的出現,妳要有迎上去的勇氣和甘之如飴的彈性,不必一味排斥,可以保持欣賞的態度。當然,前提是你要保有應變的能力,讓自己不至於成為意外。


 


人的適應力,其實是很強的,只有在面對陌生的環境或意外的時候,我們才知道自己原來也可以那麼有彈性或勇氣,我們也才可以看到自己的盲點或極限。


 


別誤會,我所謂的意外,並不是只什麼發生車禍,遭遇搶劫這等悲壯的等級,而純粹是指事先的始料未及。

老師沒來的一堂課



 


花材:


1. 紫仁丹      1          


2. 山茶        1      


3. 針墊(桔黃) 1  


4. 小黃菊  2



 


因為 Super Typhoon 的關係,老師沒辦法南下


所以,我們到課的大夥兒就自由發揮,隨心所欲想怎麼插就怎麼插


 


有趣的是,一開始就搞不清楚主支要用哪一支?


經過討論,決定用紫仁丹,理由是它過去沒出現過,還有它有一整把,量夠多。


由於不曉得插東點 or 西點


所以  大家有人插東有人插西,總會對一半


下圖就是我的作品


但是,傳謙認為  它那麼柔弱,怎麼會有力量,應該是用茶花,


她看起來比較有力 ,  所以我們鼓勵她用她的想法插


因此出現了



因此   她的紫仁丹完全沒用到


當我走到她旁邊   她正在比劃她的紫仁丹  左看右看的


Rachel : 妳該不會是想,就插這樣就好吧!


謙:妳怎麼知道?  這麼瞭解我!


(唉!洪仙姑我可不是浪得虛名的,連這點小心思都不解就不叫仙姑了。)

余光中先生的『母難』

2009/8/12 


這個暑假對家教的孩子(升國二)是很重要的


奈何  怎麼說孩子還是很鬆散的度日子


昨晚  仍然沒把交代的作業完成    所以用很昂貴的時數在寫測驗題


 


我實在是有點無聊  所以就請孩子把全部的科目課本給我翻閱


想要瞭解一下這次各科目的難易程度   這樣才能知道將來的時間分配


還有接下來這個學期  她將遇到的障礙會是什麼


翻著翻著  先看到國文  整本的選文真得很棒


其中  我看到余光中先生的新詩『母難』


朋友曾傳過mail給我   然而  當我看到收錄在國二的國文課本中


仍免不了感動


 


余光中 母難日三題之一 今生今世


我最忘情的哭聲有兩次


一次, 在我生命的開始


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終


第一次,我不會記得,是聽你說的
第二次,你不會曉得,我說也沒用


但兩次哭聲的中間啊


有無窮無盡的笑聲     一遍一遍又一遍


回盪了整整三十年   你都曉得,我都記得


 


余光中 母難日三題之二 矛盾世界


快樂的世界啊  當初我們見面


你迎我以微笑  而我答你以大哭


驚天,動地


悲哀的世界啊  最後我們分手


我送你以大哭  而你答我以無言


關天,閉地


矛盾的世界啊  不論初見或永別


我總是對你以大哭


哭世界始於你一笑 


而幸福終於你閉目


 


余光中 母難日三題之三 天國地府


每年到母難日  總握著電話筒


很想撥一個電話  給久別的母親


只為了再聽一次  一次也好 


催眠的磁性母音


但是她住的地方 不知是什麼號碼


何況她已經睡了 不能接我的電話


「這裡是長途臺 究竟你要接哪一個國家?」


我該怎麼回答呢


天國,是什麼字頭  


地府,有多少區號


那不耐的接線生    卡撻把線路切斷


留給我手裡一截    算是電線呢還是


若斷若連的臍帶  就算真的接通了 


 又能夠說些什麼


「這世界從你走後變得已不能指認


  唯一不變的只有對你永久的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