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8日 星期二

主題:云何應住


  上淨下界法師開示


 


主題:云何應住


 


在整部《楞嚴經》的理論篇當中,佛陀主要是告訴我們兩個重點,就是這個菩薩:第一個「我們云何應住」?就講到這個「安住」的問題;第二個是「云何降伏其心?」就是你平常是用什麼來「調伏」你的妄想心。那麼在整個學佛的過程當中,在你還沒有開始修學之前,第一件事「你一定要把自己安住下來。」


 


 為什麼我們學佛要「安住」呢?


 


 我們看印光大師也好,善導大師也好,他對我們啊…訶責我們是:「生死罪障凡夫。」當然我們對這句話,什麼叫「生死罪障凡夫」,我們剛開始也不懂,就這樣讀過去。但是等到你開始發心受戒,你站在十方諸佛面前,許下你的心願:「從今開始我某某某,我要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你許下你生命的目標,你希望能夠很正確的走向大乘的光明之道,這個時候你就發覺,我們果然是生死罪障凡夫。為什麼呢?雖然我們受了戒,但是我們這個明了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不該做的事還是做了,不該講的話還是照講。當然,我們剛開始的對治就是懺悔嘛,還有什麼方法?但是這樣子不斷的做、又懺悔、做又懺悔,你永遠沒辦法去徹底解決這個問題的所在。


 


 《楞嚴經》它就是很真實的去面對─我們的障礙從什麼地方來?


 


 為什麼我們經常會去做不該做的事?為什麼我們會去說不該說的話?這問題出在哪裡?當然本經的意思,就是因為你「安住妄想」─「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當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我們的心有所住,住在那個心中的影像;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色塵有色塵的影像,音聲有音聲的影像,我們就住在這個影像上,然後就開始打妄想,然後就開始?動我們無量無邊的生死的業力。


 


 你看,聖人為什麼他跟外境接觸的時候,他不會啟動他無始的生死業力?佛陀在大乘經典說:阿羅漢證得無生,但是他無量無邊的生死業力並沒有結束,但是為什麼他不會啟動生死的業力呢?因為他「心」跟「境」接觸的時候,他「無住」,所以這個業力不能得果報。所以很多事情都是本來無一物,我們自己去惹塵埃啊!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仁者心動」,然後就住在外境、就打很多妄想、就開始變成一個生死罪障凡夫,就是這樣出現的。


 


 現在我們第一個重點:就是「把心帶回家」!


 


 你一定要把你那種活在「妄想的心」,要回歸到你「不生不滅的心」,這是你學佛最重要的。


 


 你看有些人他的心啊,起起伏伏的,有時候修得很好,有時候情緒變化很大,這個人沒有真正安住嘛!正如阿難尊者在本經講到的,他自己跟佛陀表白:「身雖出家,心不入道。」我發心出家,但是我那個聖道一直進不去。佛陀說你為什麼進不去,你知道嗎?為什麼大眾修行,大家共修你也參加,那麼別人進去了聖道,你進不去呢?因為你依止「生滅心。」


 


 聖道是「不生不滅」的!諸位要知道,你用生滅的心,你根本進不去聖道的,你在佛法當中頂多是修福報,你跟聖道就像海公說的「連夢都夢不到!」依止生滅心的人,「尚未夢在」就是你連作夢都夢不到,不要說平常。所以我們不調整我們的心態,我們不斷的去三寶中用功,真的是事倍功半,總是一個門外漢,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啊!


 


 所以智者大師說,依止生滅心修學三寶謂之「緣修」,跟三寶結個緣,點點頭,彼此認識一下,對整

主題:正破計外


上淨下界法師開示


 


主題:正破計外


 


外不相干


佛告阿難:「若汝覺了知見之心,實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則心所知,身不能覺;覺在身際,心不能知。」


 


 佛陀告訴阿難說:「假設我們明了的心是在身外,那這個有個問題,『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心是有明了性的,它在身體之外,那這樣子你的心跟色身就毫不相干啊!怎麼說呢?『則心所知,身不能覺;覺在身際,心不能知。』你心有所感受,你的心的感受不能傳遞給你的色身;你色身有所苦樂的感受,也不能傳遞給你的內心。為什麼呢?因為『身心相外,自不相干』這是個問題。」但事實上不然,怎麼說呢?


 


 


舉例說明


「我今示汝兜羅綿手,汝眼見時,心分別不?」阿難答言:「如是,世尊!」


 


 舉個例子說:「我現在給你看我的兜羅綿手」。「兜羅綿」是印度的一種綿花,又細又白的綿花,比喻佛陀的手是又細又白。祂說:「你眼睛看到我的手的時候,你心會產生分別嗎?」阿難尊者說:「的確,我眼睛看到你的手,我心會產生很多苦樂的感受分別。」


 


 


正破邪執


佛告阿難:「若相知者,云何在外?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無有是處!」


 


 佛陀告訴阿難說:「那表示你「身、心相知」!你色身的感受會傳遞給你的內心,你內心的感受也會傳遞給你的色身,那怎麼可以說『心在身外』呢?所以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無有是處!』住在身外,那身心就不相干,這個跟事實不符。



 


 


 


古時候有一個公案說─


 


 在飢荒的時代,有一個母親,她要去外面找飲食,臨走之前,用這個布袋綁了沙掛在樑上,告訴這個女兒說:「你來看看哦,這是稻米哦,你不要哭,我去去回來以後,我拿那個米,煮粥給你吃。」這個小女孩心中有個願望、有一個願景─這個米很快就可以煮粥。結果這個母親一去,去了好幾天都沒有回來,可能是在外面往生了。這鄰居來看她,「欸!你媽媽呢?」說:「我媽媽出去啦!」「那她有什麼交代呢?」她說:「她回來的時候要煮粥給我吃啊!」結果那鄰居把那個布袋拿來,打開的時候是『沙』,這小女孩看到是沙的時候,當下死亡。所以你看,她在認為是米的時候,她心中有願望,會滋生她的色身。一個心中有願景的人,他色身會比較健康一點,但是他的願景失掉的時候,他的色身馬上敗壞。那你說我們的「心跟色身」是不是互相相通呢?你看現在的醫學提出「身心靈」對不對?你的色身跟你的心靈是互動的。


 


 


我最近看一本書:有一個居士借我一本書,叫做《零極限》,這是一個美國的作者,美國的西方醫學也知道,色身跟心靈是互通;他的想法是認為:


 一個人想要健康,你要經常做一件事:「感恩你的色身」。


 


 span>感恩你的心臟每天為你跳動,感恩你的肺部讓你能夠正常呼吸,感恩你的雙腳它能夠讓你活動,欸!果然有效,它做得比以前更好。所以我們的色身是需要鼓勵,你不要一天到晚罵它,你越罵它,它越糟糕!「你這個肝臟這麼不好」,那你吃什麼肝藥都沒有用。


 


 所以說這個「心」跟「身」互通嘛!身心是互通的,怎麼可以說心在身外呢?這不合道理啊!這兩個是互相了知的,所以說身外是不合道理。


 


我們現在最後再做一個實驗──心在哪裡?


 


 現在大家把眼睛閉起來,我給大家聽一個鐘聲,這個鐘聲我們今天沒有引用,但在經文是有的。大家把眼睛閉起來,我們請維那師敲個鐘…『鏘』…好!你們剛剛聽到幾個聲音?


 


 聽到「一個」聲音舉手,哦!很誠實。好,放下。聽到「二個」聲音舉手,哦!聽到兩個聲音,好,請放下。其實聽到「二個」聲音是正確的,你只聽到一個聲音,表示你的心已經住在這個鐘聲,你沒有把心帶回家。


 


 ※一個人把心帶回家的時候,你會聽到二個聲音,第一個「鐘聲」,第二個「無聲」,無聲也是一個聲音─「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我們現在是怎麼樣?我們一看到事情就啪!跑出去!如佛陀說的「譬如百千大海棄之,唯認一浮漚體。」就是我們放棄了大海,去追求一個水泡,我們去住在一個境上的時候,其它的什麼都看不到。所以你聽到「一個聲音」,這是我們的習慣,這是攀緣心─你的心已經住在這個聲音,所以你已經忽略那個「無聲的聲相。」


 


 我們再聽一次好不好?


 


 你把心帶回家,不要動!不迷、不取、不動!再聽聽看,你應該聽到兩個聲音才對!


 


 「不要動念頭,就像鏡子一樣,了了分明,不取一相,如如不動。」


 


 好!開始…『鏘』…好,「兩個聲音」對不對?那就對啦,那諸位把心帶回家了!


 


 你「一動」的時候─「你動在什麼地方,心就在那裡」。


 


 所以:你要「如如不動」,你的心就…啪!「清淨本然,周偏法界」。但是你不能用攀緣心,用攀緣心、用那個「動的心」、用「有所住的心」,那你就糟糕了!你臨命終的時候,你很難解脫生死的業力。一個人,心經常「動」,你要跳脫生死就很困難,即便你念佛都很難!你經常要保持如如不動,你看事情看得很清楚,不要動——「不迷、不取、不動」。你平常就應該這樣訓練自己,你臨命終的時候就是這樣─保持正念。



 

主題:破計身外



上淨下界法師開示


 


主題:破計身外


 


阿難尊者就輾轉計度,他說心在「身體之內」被破了,那只好說那就應該在「外面」了,不在裡,就在外嘛!這個是一般人的疑情「轉計在外」:


 


己一、轉計


 轉 計


阿難稽首而白佛言:「我聞如來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實居身外。」


 


 阿難尊者他被佛陀破斥以後,他感到很慚愧,他就起立向佛陀頂禮,而白告佛陀,他說:「我現在聽聞如來以上的開示,我現在終於覺悟了。覺悟什麼呢?我的心其實不是在身體之內,而是在『身外』。」


 


 


譬 喻


「所以者何?譬如燈光然於室中 ,是燈必能先照室內,從其室門,後及庭際。」


 


 他也講出個道理說:「所以者何?」講出一個譬喻說:「譬如一個燈光,在黑暗當中燃一個燈光在屋子當中,這個燈光當然先照室內,然後從門戶當中,再看到室外嘛,一定先看到近才看到遠。」


 這個道理是說什麼呢?


 


 


合 法


「一切眾生不見身中,獨見身外,亦如燈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是義必明,將無所惑,同佛了義,得無妄耶?」


 


 「我們一切眾生,之所以見不到身內之物,而只看到身外之物,就好像燈光它是放在室外,所以它只照了室外的東西,不能照了室內;那麼這個道理應該是沒有疑惑,正如佛陀所開示的圓滿了義的教法一樣,是不虛妄的吧!」


 


 這一段阿難尊者的回答,跟第一段有點不同,前面阿難回答得很肯定:『如是識心實居身內』,很肯定。那麼這個地方被佛陀破了以後,他是說:『同佛了義,得無妄耶?』應該是真實不虛的吧!這當中有點不確定,沒有像之前口氣那麼肯定。看佛陀的破斥:


 


己二、破斥(分二:庚一、立例。庚二、正破)


 


 庚一、立例 佛陀先安立一個例子來加以說明:


 


 佛告阿難:「是諸比丘,適來從我室羅筏城,循乞摶食,歸祇陀林,我已宿齋,汝觀比丘,一人食時,諸人飽不?」阿難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諸比丘雖阿羅漢,軀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眾飽?」


 


 佛陀就告訴阿難尊者說:「在我們僧團當中有一千二百五十個常隨比丘,剛剛都隨從我在室羅筏城乞食用餐,現在都回到祇陀樹林。」佛陀說:「我已經止食了…」佛陀叫阿難尊者說:「你現在觀察這麼多比丘,假設只有一個人吃飯,其他人會飽嗎?」阿難回答說:「這是不可能的。」為什麼說呢?說:「這些比丘雖然是阿羅漢,同證無生,但是他的色身都不同啊!依止的色身不同,一個人吃飯一個人飽,怎
麼可能說『一個人可以使令大家都飽呢?』這是不合理的。」


 

主題:達妄本空


上淨下界法師開示


 


主題:達妄本空


 


過去有一本書很風行,叫作「前世今生」──


 它裡面講到一個「凱薩琳」,這凱薩琳她內心經常有一個妄想,就是她一看到『水』就怕。她的心跟水接觸的時候,她安立很多邪惡的名言,她假設水會傷害她,所以她一喝到水,嚴重的話就休克,那這很嚴重!我們一個人不能沒有水,所以她只好請心理醫師處理,心理醫師就幫她催眠,你這恐懼的心─你從什麼地方來?找到她的前幾世,她的過去生有兩次的生命經驗,創造她恐懼的妄想:


 


第一個、她有一生是一個母親,帶她的小女孩回娘家;在回娘家的途中下了很大的雨,她家在山上,要經過一個吊橋,結果那個海水暴漲,把她們兩個沖走;在她死亡的時候─海水淹沒的前一剎那,非常痛苦,對水產生極度的恐懼,因此她的心跟水接觸的時候,那種痛苦的感受讓她揮之不去,「心境結合」妄想的力量,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她曾經有一生得到痲瘋病,這個病的病毒是從水井感染產生的。古時候痲瘋病也沒有藥可以治,得到痲瘋病,全部把他集中在山洞,把洞口封死,讓他們自生自滅,所以她死亡的時候也極度痛苦,她痛恨那個水。


 


 


 過去這兩生的生命經驗,「心境的結合」形成這個顛倒想…其實我們現在的想法,是前生打很多妄想所累積的,所以我們現在很無奈啊!我們一定要去承受過去的我,現在是由很多的過去、過去、過去…變成現在,那你現在很多妄想,已經形成的妄想不能怪你,問題是你怎麼去處理?所以當她知道,她這個妄想,其實是由過去兩個「生滅的因緣」產生的,催眠以後她就好了。


 


 


為什麼催眠能夠把那心理病治好?「達妄本空」!本來就沒有實體,只就是當時的因緣和合,她在臨死之前那個當下「生滅的心」,緣當下「生滅的境」,接觸產生暫時的感受,暫時的想像,留下一個種子,功能表現出來,如此而已,它哪有實體呢?妄想要有實體,那就糟糕了,誰也斷不了,永遠沒辦法成佛。


 


 


我們修行的重點就是:「本來無一物」!


 


 


 諸位要知道:我講這一句話很重要,你要斷妄想,你要站在「本來沒有妄想」的角度來斷妄想,這個觀念是本經非常強調的,我再講一次:


 


 「你要站在一個本來就沒有煩惱的角度,來對治煩惱;你要站在本來就沒有罪業的角度,來懺悔業障;你要站在本來就沒有生死的角度,來了生死!」


 


 


為什麼《楞嚴經》會讓一個人快速成長?這個法門殊勝。你看有些人他學佛很久了,沒什麼進步,十年前看他這個樣子,十年後還是老樣子,他沒有找到一個很好的「乘」。


 


修《楞嚴經》的人,會讓你快速的進步,因為它是先「把心帶回家」,先告訴你一個真相─「何期自性本來清淨」,你本來沒有煩惱、你本來沒有罪業、你本來沒有生死的果報,從這個「本來無一物」來建立你的修行。很多人他煩惱斷得很快、消滅得很快,他進步得很快,因為他觀察事情的方向、智慧,是有所不同。佛陀將法門分成「乘」─小乘、中乘、大乘。你看我們現在要到台北去,你說,欸!我騎腳踏車也可以去,當然可以啊!你騎腳踏車要騎到什麼時候?你坐高鐵一個小時就到了,所以你所依止的法門是很重要的。


 


本經到這個地方是「達妄本空」,現在還沒有發明「知真本有」。「達妄本空」就是:其實我們當初攀緣佛陀聖像的心、攀緣摩登伽女那一念心,都是沒有自體的,只就是當時「心境的和合,一種虛妄的想像力」如此而已,這叫「達妄本空」。



 

2013年5月27日 星期一

最碩大的木瓜



這可是木瓜收成以來,最大的一顆!


 


有我家傳祐的胸寬了!


 


而且那棵無籽木瓜樹,終於可以繁衍了,這一粒裡面有超多的籽。 以前,傳笑只要剖開,發現有一顆小小的籽就珍重的種到盆裡去,這次她很阿沙力的說:『妳隨便灑,想灑那裡就灑哪裡,沒關係!』


 


厚~真是前後判若兩人!


 


 

用墨水樹葉子染成橘黃色

上星期五回家,看到我家笑媽的頭髮~~~


 


ㄟ~這是橘黃色嗎?





很夯的髮色喔~


 


於是,我問她:妳用染髮樹,自己能染成這樣喔~



 




她就說:本來我是自己要染,傳祐看到,就說我幫妳好了!


 


所以這是傳祐的傑作。




等小藥師來時,我跟她說,她ㄔㄔ笑:喔~好恩愛ㄟ~


 




表妹南下來度假,剛好順便到府服務~剪髮!


 


妹說:『姑姑,妳這次的髮色染的不錯喔~很均勻!』


 







傳祐走過去,聽到這句話~


 


一邊走一邊挺起胸膛驕傲的呢!


 


 

中國母親花:萱花


因為有承諾小藥師要給她一盆黃金串錢柳,所以,那天先去採一些,串錢柳附近鄰居的婆婆看到我又拿剪刀去,就說:『妳一次剪多一點啦!』


 


因為我隔天就去剪,她可能覺得我幹嘛不一次解決。




然後~我實在很懶的一直說:不需要太多!


 


她很熱心就說要回家拿大剪刀給我,我剪完看她還沒來,又不能走,只好走到她家喊:阿婆,不必拿,我剪好了。




 


看到她家的花~ㄟ~居然有萱花。我一直稱讚這個好美,阿婆都不主動說要分珠給我,於是我只好自己說:『阿婆~妳這個開完花後,如果有種子要留給我喔~我媽媽家是哪一間,妳知道嗎?』


 


我回家跟傳笑說這件事,傳笑說:妳不要到處去丟臉!


 


哼~等到她看到那個花真的很美,就又會說:妳幹嘛不要一株回來~


 


 

特級廚師


小藥師上週來出坡,早一晚來掛單,一坐下來要吃飯時,跟我說:妳要記得拍你家的牆壁啊~




Why?


 


『妳不覺得這個很像天才小廚師的畫面嗎?』


 


我抬頭一看,還真的頗有點fu!






那麼以後我們吃完一道菜,頭上都會閃出光芒嗎?


 


 哈哈哈~


 


小藥師說:媽的袖子上我們幫她繡上



 

主題:迴光返照,不隨妄轉



上淨下界法師開示


 


主題:迴光返照,不隨妄轉


 


二、當你「把心帶回家」的時候,心在哪裡?


 


 「清淨本然,周遍法界。」,它「無所不在」,本來就無所不在;但是你一念妄動以後,就住在一個固定的處所。你喜歡這個鬧鐘,你住在這個鬧鐘,它好的時候你很高興,它破壞了你就很痛苦,標準的攀緣心。因為我們有所住,就產生一個生滅的因緣,帶動了生死的業力。


 


 佛陀所要破的是什麼?破除這個「攀緣影像的心」,它沒有自體。


 


 我們要對治煩惱時,你有兩種選擇:第一個「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第二個「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一)、我們一般在對治煩惱是用枝末,你煩惱很重,我就抗拒你,「不能念,要它念;不能專,要它專。」蕅益大師說的:剛開始對治煩惱,譬如「二軍對峙,強者為勝」;你有三分的力量,我用十分的力量來抗拒你,我們剛開始叫「抗拒煩惱」,弄到自己很辛苦,入道多辛苦,行道多退轉,因為你疲於奔命嘛!所以我們剛開始對治煩惱是壓抑的,好一點就轉移目標,我不管你;你不管它,它還是在活動,你的病根沒有解決啊!那麼在「時時勤拂拭」當中就是對治、抗拒,這壓力是很大啊!


 


 


 (二)、但是本經的方式不是這樣,你不要抗拒它,你面對它,你只要問煩惱一句話:「你從什麼地方來?」它就完了!


 


 「煩惱」最怕你「迴光返照」;因為它沒有實體,它會變現很多假相來欺騙我們,讓你心有所住、然後分別…


 


 


 你看我們一個人喜歡喝咖啡,我們第一念心…一個人喝咖啡,你只有第一口真的喝到咖啡,第一口而已;你的心跟咖啡接觸的時候,嗯!不錯哦,這個咖啡不錯,口味不錯哦。你第一口真的喝到咖啡,你買的好咖啡,只有第一口受用到;第二口開始攀緣…你的心住在妄想,你沒有喝到咖啡,你被妄想帶著走,這咖啡是從哪裡買的?它跟哪一個廠牌比較怎麼樣?第二口的時候,你再也喝不到咖啡,你活在你的「名言分別」當中,就是這樣子!我們活在「自己的妄想」,帶給我們憂愁苦惱,引生我們的「生死業力」就在這個地方。「取著」這個相狀以後開始「攀緣、分別」,然後看到一個相狀、又創造另外一個其它的假相,使令我們心跟境當中,產生很多很多的妄想。使令我們拜佛、念佛、持咒的效果都表現不出來,本來我們念佛持咒真的是可以產生強大力量的,但是妄想產生障礙、煩惱障。那這怎麼辦呢?當然你可以對治它,但是很辛苦,最好的方式就是迴光返照 ─「你從什麼地方來?」覓之了不可得。


 


 


 古人說:「直了妄想無起處,通身熱惱自清涼!」。


 


 妄想是沒有起處,它本來是「無生」嘛,是我們自己捏造出來的;它只就是一個「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心境接觸那當下,產生一個假相,當外境離開的時候,它也「覓心了不可得。」所以印光大師說:對治妄想就是「心常覺照,不隨妄轉。」不是要你去斷妄想─「不隨妄轉」這四個字─「迴光返照,不隨妄轉」就做這件事情。


 


 


 

2013年5月23日 星期四

主題:正破非內



上淨下界法師開示


 


主題:正破非內


 


庚一、引例


佛陀先引一個例子,再正式的破除:


 


難 問


佛告阿難:「如汝所言,身在講堂,戶牖開豁,遠矚林園;亦有眾生在此堂中,不見如來,見堂外者?」


 


佛陀就問阿難說:「正如你所說的道理,一定是先見『近」再見『遠』,先見『內』再見『外』。那麼你身體在講堂當中,你透過整個門戶的開通,看到遠處的園林。」『亦有眾生』,這個『亦有』就是起一個疑問說:「是不是會有一種眾生,他居在講堂當中,但是他卻沒有看到講堂之內的如來,而能看到講堂以外的樹林?有沒有這種人呢?他人在講堂當中,見不到裡面,卻能見到外面,有沒有這種人?」


 


 


回 答


阿難答言:「世尊!在堂不見如來,能見林泉,無有是處!」


 


阿難回答說:「這種人是不存在的!他居在講堂當中見不到如來,卻能夠見到外面的林泉,是不合道理的!」沒有這種人,他肯定是先見內、再見外。


 


 


庚二、正破



 


「阿難!汝亦如是!汝之心靈一切明了,若汝現前所明了心,實在身內,爾時先合了知內身。頗有眾生先見身中,後觀外物?」


 


這一段佛陀就正式破─我們這一念心在「身體之內」是不合道理的:


 


佛陀先有一段難問說:『汝亦如是!』正如前面所說的道理,我們一念明了分別之心,假若你現前明了的心,實實在在是居在身體之內,那麼心是有明了性的,它住在你身體之內,那你應該要先看到你身體裡面的五臟六腑才對啊!但這跟事實根本不符啊!


 


事實上有沒有一個眾生,他能夠先見到身體裡面的五臟六腑,再見到外在的環境呢?我們沒有人看到我們身體裡面的五臟六腑,但是我們的心是有明了性的,如果它居在『身內』,那麼你這個五臟六腑應該先看到啊!你在講堂當中,你先看到講堂裡面的人,才可以看到外面的樹林;你的心在身體之內,你一定先看到身體之內的東西,才看到身體之外的東西?」


 


 


比 況


「縱不能見心肝脾胃,爪生髮長,筋轉脈搖,誠合明了,如何不知?」


 


「縱然你不能夠見到心肝脾胃,哦!這個是五臟六腑;你說:距離跟心太接近了,我們『見』要有一點距離,太接近看不到,那麼爪生髮長,我們的手爪、毛髮的生長,還有經脈的搖動,這個距離我們身體的中央距離比較遠,你應該要明了才對啊!你怎麼看不到你的頭髮在生長、手爪在生長、經脈在搖動。為什麼看不到呢?」


 


 


正 破


 


「必不內知,云何知外?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內,無有是處!」


 


「你連最近身體之內的東西都看不到,又怎麼看到外面呢?所以『是故應知』,這個覺了分別之心『住在身內』,是不合道理的。」因為我們看不到裡面的身體,所以它不可能住在裡面。


 


這個地方的整個七處破妄,蕅益大師說:

2013年5月22日 星期三

主題:牒其內執



上淨下界法師開示


 


主題:牒其內執


庚一、正牒


 


 徵 問


「吾今問汝,唯心與目,今何所在?」


 


 佛陀就問阿難尊者說:「那你的心目到底在哪裡呢?」你當初緣佛的相好而出家,你也是依止這一念攀緣的心,於摩登伽女的相狀而墮落,那麼那個「能緣的心」它到底是在哪裡?把它找出來。


 


 


 回 答


阿難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間十種異生,同將識心居在身內;縱觀如來青蓮華眼,亦在佛面。我今觀此浮根四塵,祇在我面,如是識心實居身內。」


 


 阿難尊者回答說:「這個道理很簡單的,一切世間這十種的凡夫眾生,他們的共同想法就是:這個明了分別的心就在『身體之內』。比方說,你看如來的青蓮華眼,就在佛面上面,佛陀的眼根在臉面上,我的浮根四塵─『四塵』指的是四大,地水火風它是「能成」;『浮根』就是眼根,眼根是「所成」。這個四大所成的眼根,也就是在我的臉上啊!而能分別的這個識心,就在我的身體之內。


 


 「妄想」本來是不存在的,它要存在,有一個條件─必須依附一個「影像」!


 


 我們前面說過,妄想是離開「影像」就沒有自體;古德有一句話叫「離塵無體」,離開了塵境就沒有自體,所以它一定要「有所住」。當然我們一般人對「外境」的境緣的執著是比較輕,因為我們對「色身」的執著特別重。你看我雖然很喜歡這個鬧鐘,鬧鐘摔壞了我會心痛,但是我要手摔壞了我更心痛,是不是?所以我們最嚴重的「住」,當然是注重身體之內,這是合情,合乎凡夫的心情。所以他說一般的凡夫,都是認為我這個心是「住在身體之內」啊!有這樣的想法。看佛陀怎麼去破斥:


 


庚二、立例 佛陀在破斥之前先舉一個例子。


 


 所見之境


 


佛告阿難:「汝今現坐如來講堂,觀祇陀林,今何所在?」「世尊!此大重閣清淨講堂在給孤園,今祇陀林實在堂外。」


 


 佛陀舉出一個例子,佛陀先把所觀的境,把它分成「內、外」的差別。


 


 佛告阿難說:你現在坐在講堂當中…這個「講堂」我們解釋一下:


 這祇陀精舍它是一片的樹林,在這廣大樹林的中間,佛陀蓋了一個講堂,就在這樹林的正中央,所以叫做「說法的講堂」,那麼往外觀察是一片的祇陀樹林,這時候佛陀就問阿難尊者說:「這祇陀樹林到底在哪裡呢?」阿難尊者說:「世尊!這個廣大的樓閣的一個清淨講堂,它的位置在給孤獨園樹林的中間,那麼這祇陀樹林就在講堂之外。」這樣子就分「內外」,講堂叫做「內」,樹林叫做「外」,這個地方先把「內、外」把它標出來。那麼標出「內外」是做什麼呢?以下說明道理:


 


 


所見次第


 


「阿難!汝今堂中先何所見?」「世尊!我在堂中,先見如來,次觀大眾,如是外望,方矚林園。」


 


 「阿難!你在講堂當中,你先看到什麼?」


 


 阿難尊者說:「這很簡單啊!我在講堂當中,我先看到房間裡面的如來、文殊菩薩、法會的大眾,然後再透過窗戶,看到外面的祇陀樹林。」我一定是先見比較近距離的「內」,再見到「外」!


 


 遠見之由


 


「阿難!汝矚林園,因何有見?」「世尊!此大講堂戶牖開豁,故我在堂得遠瞻見。」


 


 佛陀再進一步問:「阿難!那麼你見到整個樹林的時候,你是依止什麼能夠見到呢?你為什麼能夠見到外面呢?」


 阿難尊者的回答:「世尊!因為這個大講堂有很多的戶牖;「戶」就是大門,「牖」是窗戶;有大門窗戶都是開通的,所以我透過門戶,我可以看到講堂外,這遠遠的樹林,都看得清清楚楚。」


 


 從這個比喻當中,我們可以知道一個道理:所謂的「見」,它有「內外、遠近」的差別,一定先見「內」再見「外」;先見「近處」再見「遠處」,沒有人說你近處看不到,看到遠處的,沒有這回事情!所以這個地方,先把「內外、遠近」的整個「見」的軌則,先把它標出來;這以下正式的破除「心在身內」是不合道理─正破非內。


 


 


 

主題:喻明調伏



上淨下界法師開示


 


主題:喻明調伏


 


佛陀講到「調伏妄想」的時候,先講出一個譬喻,看經文就清楚了:


 


徵 問


佛告阿難:「如汝所說,真所愛樂,因於心目,若不識知心目所在,則不能得降伏塵勞。」


 


 這裏,佛陀就講出一個譬喻說:「正如你所說的,你當初愛樂我三十二相的過程,的確是依止你的心跟你的目(佛陀所說的『目』是指前五識)。依止前五識來取這個相,由第六意識來加以攀緣分別,你假設不知道心目所在,你就不能調伏第六意識所產生的煩惱,這個攀緣心在哪裡你都不知道,你怎麼調伏它呢?


 


 


譬 喻


「譬如國王為賊所侵,發兵討除,是兵要當知賊所在。」


 佛陀講出一個譬喻:「譬如一個國王,他有很多的珍寶,但是可惜這盜賊侵入,把他的珍寶奪去了;國王受不了,發兵討除,帶著軍隊討除盜賊,在討除盜賊、在對治煩惱之前,他要弄清楚,這個賊在哪裡?」


 


 「國王」就比喻我們的「真如本性」,我們這一念心性本來具足「常樂我淨」四種功德─我們心性本來是恆『常』不變;『樂』者,安樂寂靜;『我』者,自在無礙;『淨』者,離相清淨。我們本來是「常樂我淨」,但是怎麼會弄到現在這個樣子,苦苦惱惱呢?問題出在哪裡呢?先把這個病根找出來。


 


 我們本來的面目是「常樂我淨」,弄到現在是煩惱障、業障、報障,這個現在的面目跟本來的面目落差這麼大,這是誰造成的呢?事出必有因嘛!要把問題找出來,所以說『是兵要當知賊所在!』


 


 你要去改變你的生命,從痛苦中轉成安樂,你要知道是誰讓你痛苦,要先找出來!


 


 


合 法


「使汝流轉,心目為咎!」


 


 我們為什麼會一次一次的生死輪迴?


 


 就是:我們的「前五識去取相狀,第六意識去攀緣」。結果就造成了一次一次的輪迴。當然這個地方佛陀所要說的,是一口道出我們的「攀緣」,我們以前沒有學佛之前,用攀緣心去「攀緣五欲」的境界,造了很多的罪業;學佛以後還是用攀緣心來「攀緣三寶」的境界來修善,當然好很多了,但問題還是「攀緣」。


 


 在︽印光大師文鈔︾講到一件事情說:有些人拜佛拜得很多,念佛念得很多,但是越修行煩惱越重,看誰都不順眼,問題出在哪裡?問題不在拜佛。說:你看這個人拜佛拜這麼多,煩惱還這麼重,問題不在拜佛,問題也不在念佛,他就是「錯用心」嘛!他用攀緣心來念佛,你念一萬聲,我念兩萬聲超過你,這個人是阿修羅法界。


 


 你的「心」決定你整個「生命的本質」。


 


 


 什麼叫『本質』?後面佛陀說,你拿那個沙去煮飯,你一輩子就是變成一個沙嘛!你本質沒有改變啊。你用沙去放在電鍋煮了一天,它叫做熱沙,它不可能改成飯。你要煮飯,你要拿米去煮飯,不是拿沙去煮飯啊!

主題:破計身內---徵起緣心



淨下界法師開示


 


主題:破計身內---徵起緣心


 


佛陀在破妄心是沒有自體之前,祂就問這一念心,說:「你這一念攀緣心,好!我先承認它有實體。那麼這一念有實體的心,一個有實體的東西,它一定有它的時空,它是過去呢?現在呢?未來呢?它一定有它的處所,它從什麼地方來?將往哪裡而去?」它有一個時空。


 


 佛陀就是從這個「時空」當中,來破除這個「妄心」是無自體的,所以佛陀就徵問說:你這一念攀緣心,既然是有實體,那它到底是「從什麼地方生起的呢?」提出這個疑問。


 


 


徵 問


 「阿難!我今問汝,當汝發心,緣於如來三十二相,將何所見?誰為愛樂?」


 


 這是一個「問、答」,先看「問」:


 佛陀問阿難尊者說:「我現在問你一個問題,你當初隨佛陀出家,你是什麼原因出家?」事出必有因啊!因為你的「心」攀緣如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所以產生了好樂,所以你願意捨離世間的恩愛而隨佛出家。那麼你當初在緣這三十二相的時候,第一個、將何所見?你能見的心是誰?第二個、你以什麼為愛樂,愛樂心是誰?」


 


 這裡提出了兩個問題:第一個、能見是誰?第二個人所得、能愛是誰?


 


 看阿難尊者的回答:


 


回 答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是愛樂,用我心目。由目觀見如來勝相,心生愛樂,故我發心願捨生死。」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心中愛樂的過程是有二個:第一個用『心』,第二個用『眼睛』。怎麼說呢?我首先用『眼睛』去觀察如來三十二相,然後再用『內心』去產生愛樂,所以我才願意捨棄世間的恩愛,而發心出家。為什麼出家呢?我希望透過出家來捨離生死輪迴的痛苦。」


 


 這個地方阿難尊者的回答,當然是有問題的。比方說,他說「眼睛」能夠見,這個地方是錯誤的啊!眼睛是一個「色法」,它沒有「明了性」。


 


 實質上是這樣子:我們的心─了別外境主要是「前六識」,這當中「前五識」是「明了」,第六意識「分別」。比方說:我現在看到這個花,我非常歡喜,我心就住在這個花,那麼我為什麼見到這個花呢?


 


 第一個、「眼識」去取這個相狀:這一部分沒有錯,「前五識」是把我們過去業力所變現的影像,把它取到你內心來受用,所以這個「前五識」這叫做「受」。福報大的人他的內心經常是快樂的,去到哪裡,他看到的東西都是如意的,善業強嘛!當然福報薄的人,他看到什麼事的都是苦惱的,因為他過去罪業!這個叫做「循業發現」,這一部分沒有錯。你的眼根所見、耳朵聽到什麼聲音,這一部分,都是「過去的業力」所變現的,這一部分沒有必要改變,其實你也沒辦法改變。


 


 第二個、問題在「第六意識」:當你取到相狀以後,你開始「分別」、就開始產生「顛倒想」,問題出在這裡。佛陀所問的關鍵在這個:「是誰為愛樂?」關鍵在「第六意識的愛樂」─那個顛倒的分別,佛陀是要把那個病根抓出來。醫生要用藥之前先抓病根嘛!你說你鼻子過敏,問題不在鼻子,肺部有濕氣嘛!把病根抓出來,你在鼻子上對治,不對嘛!我們對境產生的這個影像,這個是
過去善業、惡業所顯現的,這一部分沒有錯。第六意識的愛樂、攀緣出了狀況,先把這個病根抓出來,這一段是講這個意思。


 


 


 


 

主題:觀性元真



上淨下界法師開示


 


主題:觀性元真


 


「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


 


在整個生滅、去來的假相當中,不能了知它的本源,是如來藏的妙真如性;它是常住的、妙明的、不動的、周圓的一個真實的心性;在一念的真實心性當中,求於生命的去來,求於因地的迷悟、果地的生死,統統『了無所得』…這一句話太重要了!這個『了無所得』,佛陀在十番顯見─開顯真性的時候,就是在發明這四個字,我們一念心性是本來無一物的。


 


 我們會對很多的人事、對於過去業力的支配…比方說,你現在很喜歡你這個小兒子,對小兒子特別喜歡。那怎麼辦呢?怎麼靠智慧觀察?第一件事情:「把心帶回家」!修持《楞嚴經》的第一件事,先不要管外境怎麼樣,把心帶回家─空觀嘛!「空假中」,第一個是先「空觀」,把「空觀」帶到你的心性本體,告訴你自己,你本來沒有這個兒子;本來沒有怎麼會有呢?「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就是因緣的和合,出現一個暫時的假相。


 


 


 修學《楞嚴經》的人生觀──


 


 你看任何人、任何事情,你都告訴你自己:「你本來沒有這個東西!」這個時候,你對那個執取就淡薄了;但是淡薄當中,你不能斷滅。「空觀」是破除我們的執取,「假觀」又從空出假,你不要否定你的因緣─找到你的定位。「假觀」又建立一個假相,「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嘛!」你還得扮演好角色。


 


所以「大乘佛法」的「空觀」是不壞世間的假名、假相、假用,你不能否定你的責任跟義務。蕅益大師常說:「流轉三界中,流轉者誰?」是誰在流轉呢?就是─妄想在流轉。


 


「妄想」帶我們到天上去,妄想又帶我們到人世間;跟善法相應的妄想升到天上去,如果這個妄想是跟惡法相應,就到三惡道去;直到有一天,你的妄想被破壞了,回歸到真如的時候,你那個大般涅槃才顯現出來。


 


 消滅妄想第一件事情--「把心帶回家!」


 你要觀想:人世間所有的東西,你本來是沒有的,是後來的因緣才有的。「即空、即假、即中」─本來沒有,因緣和合虛妄有生,所以產生「假觀」,那麼「空、有」無礙就是「中觀」。所以《楞嚴經》的人生觀啊!是觀察即空、即假、即中,是站在現前一念心性的角度來觀察人生,從本來無一物,來建立一切法的假相。


 


 在上海有一位林居士,他是做生意的,他賺了很多錢啊;晚年的時候也學佛,就買一個很大的花園成立一個念佛堂,給大家一起來念佛共修,他自己也念佛,對「淨土法門」的信心、願力的善根也覺得很強啊。後來他臨命終的時候,因為他護持大家念佛,所以很多的佛友就幫他助念,他本身有栽培念佛的善根,又有外在的開示跟引導,很快的,他「信願行」的善根就表現出來了,臉色紅潤,身心安詳。突然間,在這助念過程當中,他的小太太,他特別喜歡的小太太,這時候衝進來,又哭又鬧說:「你走了以後我怎麼辦啊!」林居士一聽到他小太太的哭聲,就觸動他心中的妄想,結果他念佛的善根就被破壞了;他本來紅潤安詳的臉色,就轉成黑色的,後來就墮落變成一隻小狗。這個故事我們不再詳談…後來,變成一隻小狗,托夢給他的家人,就把這隻狗找回來,送到寺廟去放生。


 


 這是一則真實的故事,為什麼林居士他平常念佛念得這樣好,臨命終的時候,這佛號的善根會失掉呢?因為他沒有把所有的善根安住在真如,而是安住在妄想。妄想是變化的,隨因緣而變化的,誰也不敢保證說,臨命終的時候誰不來刺激你,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你所有的善根安住在妄想,你要有心理準備,隨時會被討回去,隨時有點風吹草動,你的善根就動搖,因為你安住在妄想。


 


 假設你現在安住在妄想,你會感覺到一時的風平浪靜,但是等到你逆境現前的時候,臨終障礙現前的時候,你就來不及了。就

主題:觀相元妄



上淨下界法師開示


 


主題:觀相元妄


 


「如是乃至五陰、六入,從十二處至十八界,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


 


『如是乃至』,『乃至』就把它開展出來─整個五陰身心、六入(六入就是六根)、十二處(十二處就是有能、所,「能分別」的六根跟「所分別」的六塵,加起來就是十二處。)開展出來就是十八界(六根、六塵、六識)。


 


其實這些都是在講身心世界,只是開、合的不同。我們今生的身心世界,不管你是一個男人的身心,或者女人的身心,它都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它是假借因緣而有,『假借因緣而有』這一句話,本經有很詳細的說明:


 


 佛陀講「真實」跟「虛妄」──


 意思就是說:我這個人很有善根,我每天拜八十八佛,我也認真的持戒啊,我遇到三寶也知道布施啊;但是從本經的角度,善根有二種:一種真實的善根,一種虛妄的善根。那你怎麼知道你內心當中所栽培的功德、善根,是真實的?還是虛妄的呢?


 


 一、佛陀說:假若你內心當中的功德,是「借來的」─這就是虛妄。


 


 比方佛陀說:「我們現在講堂有光明哦!為什麼有光明?光明跟電燈泡借來的。你不信,把電燈泡關掉,光明就消失了。」又說:「你看這個樹會動,這動相是怎麼來的呢?跟風借來的,風要停止了,樹就不能動。所以動相是虛妄的,因為它要假借風的因緣才有。」


 


 假設我們今天修行的善根,是跟「外境」借來的,就像佛陀問阿難尊者說:「你怎麼出家呢?」「我看到佛陀三十二相,我起歡喜心啊!所以我出家。」佛陀說:「你的出家的善根,是假借我的相好而來,那我有一天衰老了、醜陋了,你出家的善根也就沒有了,因為你的善根是假借外相而有」,這個就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假設我們的善根是要假借外在的因緣而有,這種善根,臨命終的時候,對你完全沒有幫助,因為它要討回去。諸位要記得,你借來的東西是要歸還的。


 


 


 二、佛陀說:你的善根是透過佛法道理的思惟,經過「聞、思」而產生的─這是真實的。


 


 印光大師文鈔有一段:有人問大師說:「大師啊!你一輩子勸人家念佛往生,你有沒有真實看到有人往生啊?」印光大師說:「就算全世界的人,統統沒有往生,我還是照樣要往生!」。


 


你看他那個信願是真實的,不是借來的。說:因為有人往生,所以我才念佛,那糟糕啦,沒有人往生,你就不念佛?


 


所以佛陀說:你的善根是依止「事相」的因緣而有——生滅心。所以從本經「安住真如」的角度來說,一個菩薩的發心,你不能說:我為了要讓三寶久住而發心,那三寶不久住,你就不發心啊?外在的因緣都不能當依靠,當然你說初學者,假借一下可以,但是最後一定要知道:


 


 你為什麼發心修學?只有一個理由─為了開顯我自性的功德─這就是真實的善根。


 


 


 諸位你在修《楞嚴經》的時候,你要很清楚的看到你內心的世界,哪些是借來的?哪些是你真實擁有的?哪些東西臨命終的時候,它會忠實的陪伴著你;雖然你身體敗壞了,你在加護病房插滿了管子,它還不會離開你,它會引導著你趨向光明的,這叫「真實的善根」,它永遠不會離開你,外在的因緣怎麼變化,它都不離開你。有些東西它暫時存在你的心中,臨命終的時候─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你的善根哪些是借來的,你

主題:不迷 不取不動



上淨下界法師開示


 


主題:不迷 不取不動


                     


            不迷…慧        


           


           不取…定        


                    


           不動…戒 


                  


                    


            


 (妄想心)              (真如心)   


 ─ 糅合︽楞嚴玄義︾─


 


這個表非常重要!佛陀講了十卷的經文就是在講這個表,諸位要好好的去體會它。


 


 從這個表中,我們抓出兩個重點:第一個、「妄想心」,第二個、「真如心」;一個是凡夫的根本,一個是聖道的根本。首先我們先看:


 


 凡夫的世界─妄想心


 這個「妄想」是怎麼來的呢?我們一念明了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就會產生一個「想法」、一個「感受」,有——快樂、痛苦的感受;由這快樂、痛苦的感受當中,又產生一個想法出來,而這個想法是從你生生世世、你生命的經驗累積而成的。


 


 你看:喜歡吃榴槤的人,他跟榴槤一接觸的時候,他聞到它的味道,他產生美好的想法:這榴槤是非常甜美的東西;你過去生對榴槤有痛苦經驗的人,你看到這個榴槤說:「欸!這個味道真的很臭穢。」同樣一個東西,你會產生不同的「想法」,而這個想法會產生不同的「欲望」,這個就是「造業」的根本。


 


 「銷我億劫顛倒想」─以佛法的角度來說,我們一個凡夫的想法,?大部分都是錯的。所以剛開始我們不能相信自己的想法,因為它都是跟「我愛執」相應;而這個「妄想」就是─我們在過去的生命經驗當中,造了很多很多的業,留下很多的生命經驗,就變成我們今生的一個想法,佛法說這叫「顛倒想」,這是一個生死的根本。


 


那麼我們的目標,就必須把這無始劫的「顛倒想」,要轉成一個清淨的「真如」。


 


整部《楞嚴經》就是做這件事情─「把心帶回家」,或者說是「恢復我們的本來面目」。


 


 從《楞嚴經》的角度來說:「妄想跟真如」它們二個是同時存在的;生滅心跟不生滅心,這兩個隨時隨地都是同時存在,但不幸的是,我們永遠跟著妄想走,我們總是覺得跟著妄想走是對的,是給我們帶來快樂的;所以我們無始劫來,忽略我們真實主人的存在,就是忽略了「真如」的存在,因為我們沒辦法迴光返照。


 


那怎麼辦呢?本經告訴我們:


 修學﹁首楞嚴王三昧﹂就是─「正念真如」


 在修﹁首楞嚴王三昧﹂的過程當中,倓虛老和尚他提出六字真言:就是「不迷、不取、不動」。這六個字是未來你

主題:真妄不二



上淨下界法師開示


 


主題:真妄不二


 


「阿難!汝猶未明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


 


經文當中有二段,我們看「真妄不二」:


 


 佛陀招呼了阿難說:汝現在尚且未能真實的明了一切…這個『一切』指的是我們的五陰身心,就是我們的果報體。那麼這個果報體可能是一個男眾的果報,也可能是一個女眾的果報,但是它具足二個相貌:


 


第一個「浮塵」,它就好像飄浮在空中的灰塵,它飄來飄去、上上下下,是剎那剎那變化的,你作不了主的,有時候今天健康,明天馬上生病,因為它這個空中的灰塵,它沒有固定的位置。


 


第二個它是「虛妄不實」的,它沒有真實的體性。而這個變化而不真實的東西,它是怎麼一個相貌呢?


 


 「當處出生,隨處滅盡」──


 


 


 蕅益大師在解釋這一段的時候,是把它分成兩段來看:


 


 (一)從「體性」來說叫「當處」,『處』指的是我們眾生本具的一念心性─清淨本然、周遍法界。但是一念的心性會受到業力的熏習,所謂「真如受熏」,當因緣具足時,它就會出現很多、很多的果報;當因緣結束了,這個果報也就消失了。


 


 所謂的「循業發現」─每一個人循著過去的業力,而發現今生的果報,在一念心性當中出生,也從一念心性中而消失,這個就是我們生命的假相。你看我們本來面目是清淨本然的、沒有生死,但是一念妄動以後開始造業,前生可能是一個男人,今生變成一個女人,來生又變成一隻螞蟻,這叫「當處出生,隨處滅盡」。「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這一句話是什麼意思?這一句話在本經的七處破妄,佛陀有詳細的說明。


 


 佛陀看人生─是用「迴光返照」。祂經常問阿難尊者說「你從什麼地方來?」


 


 諸位也可以問:「我的身心世界從什麼地方來?」你說:我從「前生」而來。這個思想在本經不成立,你怎麼從「前生」而來呢?你今生跟前生完全長得不同啊!色身也不同、想法也不同,你前生是一隻螞蟻的時候,你有螞蟻的色身、螞蟻的想法;你今生是一個人,有人的色身、人的想法,完全不同。A創造了B,不可能說AB完全不同,這不合邏輯。


 


 所以:「當處出生,隨處滅盡」的意思就是說:人生是沒頭沒尾的。沒頭沒尾諸位懂嗎?我們從什麼地方來?我們從「空性」而來。沒從什麼地方,本來就沒有,因緣和合突然顯現出來,就像那魔術師拿一個手帕,變成一個兔子,然後再把兔子收回來,又變成一隻螞蟻。你說兔子從什麼地方來,牠又往哪裡而去?牠從「本來無一物」而來,又回到「本來無一物」


 


 人生是怎麼樣?只有中間的「過程」,沒有頭沒有尾──


 如果人生是有一個根源,而我有一個「從什麼地方來」,那生命就不能改變,因為它有「自性」嘛!怎麼能夠改變呢?生命有一個來的處所,那就糟糕了!你今生是這樣,你來生還得這樣子,因為它有真實不變的體性,但事實上不是。


 


比方說:我釋淨界,我從什麼地方來?我從本來無一物而來。等到有一天,支持我身心世界的業力,那個能量釋放完了,我的色身

主題:如何返妄歸真



上淨下界法師開示


 


主題:如何返妄歸真


 


古德有一句話說:「福德是安樂之本,智慧是解脫之門。」


 


 在我們這一生當中,我們整個修學的重點,事實上就是包括了「福德」跟「智慧」二種資糧。


 


從一般的修學次第來說:我們剛開始修學佛法,主要的重點是在修學「福德」資糧,所謂的:懺悔業障、積集資糧。修學佛法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從「因果」的思惟,看到我們過去生有無量無邊的罪業,我們虔誠在佛前懺悔,我們發覺有很多的善法我們沒有具足,我們開始廣大的積集善業的資糧,所以在剛開始修學佛法,我們心中所緣的目標就是「積集善業」,做這件事情。


 


但是有個問題,就是我們在修善業的時候,我們的心是依止一種「攀緣的心」。什麼叫「攀緣心」呢?本經說的「心有所住」。


 


當我們明了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我們的心住在外境,並沒有把它帶回家,這當中就產生二個過失:


 


 第一、我們今生的心很容易產生憂惱—憂愁苦惱。因為外境是變化的,而且它怎麼變化,你又作不了主,所以弄得我們經常…心有很多的罣礙、很多的怖畏,就是心不安穩。


 第二、更嚴重的…就是當我們的心住在外境的時候,會引生一種生死的業力。


 


 為什麼我們今生死了以後,還會有來生的果報?為什麼文殊菩薩進入無生,就沒有生死的果報呢?因為我們的心有所住,就牽動了十二因緣的力量:「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於…生老病死。」所以在我們剛開始修學佛法,雖然我們很努力懺悔業障、積集資糧,但是我們總是覺得「弟子心不安啊!」第一個、憂愁苦惱。


 


 


第二個、無量無邊的生死業力緊緊的綁住我們。隨著年齡慢慢的增長,我們開始去思惟這「生死」的問題。


 


古人說的「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我們想到我們今天好不容易得到了人身、遇到了佛法,我不能夠只是積集善業、不可以只有這樣,我應該要徹底的解決自己生死輪迴的問題。當我們嚴肅的面臨生死的時候,這時候就開始修學智慧,在我們無明的心中,點亮了一道光明出現,智慧就是一種光明─看清生命的真相。當然生命的真相很廣,你也看不完,在本經當中最重要的是─


 你要看清生命的真相,重點在看清「你內心的真相」!


 


 (一)本經所要對治的就是「攀緣心」:這個「攀緣心」怎麼要消滅它呢?因為:第一個它帶給我們憂愁苦惱;第二個它引生生死的業力,有這兩大過患。


 


 (二)本經對治攀緣心的方法非常巧妙:它就是一個方向─「迴光返照,正念真如。」


 


 『迴光返照,正念真如』:諸位要知道,前面這四個字是一個重點—「迴光返照」。攀緣心它在我們心中,是天不怕地不怕,但它就怕你一件事情,你問它:「你從什麼地方來?」它就完了。因為攀緣心它必須要有一個「影像」的支柱,它才能夠活動,它是「有所住」…可能是住於外境,也可能是住於你心中的妄想。


 


總而言之,攀緣心它是一個「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當有外境的刺激,它產生了;當這個影像消失了,攀緣心就消失。所以攀緣心是怎麼樣?沒頭沒尾。它是一個中間的過程嘛!蕅益大師說是:猶如獼猴攀樹枝,抓一個又放一個,抓一個又放一個。獼猴為什麼能夠跳來跳去呢?牠必須有這個樹可以抓,牠必須有所住。所以:


 


 當我們「迴光返照」的時候─「覓心了不可得!」


 


 我們真實看到:這個「妄想」是一個「虛妄的影像」而已,我們不一定要跟它走。所以本經解決你生命的痛苦、解決你無始生死的業力,其實就在這四個字─「迴光返照」。我們研究本經,你開始要改變思考模式,你看到事情…你那個心不要馬上就跑出去,不要這樣子,「迴光返照」,等一等,你問你自己,現在這個心是「從什麼地方來?」


 


 第一個、「安住真如」:你的內心是「不迷、不取、不動」─非常正確。


 


 第二個、「向外攀緣」:你的心已經跟外境結合在一起了,被外境所轉了;這個時候你要小心了,你開始在累積你生命的痛苦,你又再累積你生死的業力。


 


 印光大師常說一句話說:「一個人福報越大,生死業力越大。」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你福報大,你接觸的外境就比較廣,你的攀緣心相對就比較重。所以同樣念佛的人,你看福報越大的人,他往生越困難,因為他所緣境太廣。


 


 「迴光返照」的過程──(經中佛陀分成二個次第)


 


 第一個、先遠離「外在的塵境」─(這是比較麤的)。外在的塵境就是你今生所接觸的這些「五欲六塵」;跟你今生有關係的塵境,這一部分你要先遠離。


 


 第二個、要遠離你心中的妄想─(這個就比較困難)。你看我在這裡打坐,我也沒有向外攀緣什麼境界,但是我心中還是有很多的攀緣;這是怎麼來的呢?從過去生的「種子」引生;你過去生打了什麼妄想,事情過了,你這個種子留下來了;你前生打什麼妄想,你今生你還打什麼妄想--「等流性」。那麼遠離心中的妄想,這一部分是比較困難,當然方法都一樣,都是「迴光返照」。


 


 所以我們在經文裡,看佛陀引導阿難尊者怎麼去找到真實的心性?他就是問:「你的心是從什麼地方來?」 他第一步先遠離外境;其次,遠離內心的妄想;最後把心帶回家。這就是整部《楞嚴經》修學的目標,就是:把一個在外面到處跑的心趕快帶回家,這樣子,我們在修學當中,就可以從一種「安樂道」而提升到「解脫道」,這是本經的修學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