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雜誌徵求「深夜食堂」的故事,一杯酒換一個故事,真的和我的想法不謀而合。今天就讓我們來講故事吧!
曾國兄長期在海外工作,想要對祖國台灣做點事,但~沒有時間也沒有管道,又不願把錢給一些大機構。託了過去的同事K,K繭居於家中,也多所不便,於是又添了自己的善款,基於為母祈福的心態,以母親的名義捐出,轉託了我,我呢?因為受託必得忠人之事,也添上亡弟和母親的發心,就這樣…每月賴因緣際會把款項給不同的機構。
幾個月過去了…某天,我心想:啊~那下個月又該給誰呢?
隔天,我看到辦公室郵筒裡有張DM(是我往日會當垃圾郵件丟的那一型)。這天,我妥善把它看過並收好了。
那陣子很忙…想要打電話去問,卻總是有事耽擱。然後…傳率接到電話了(算是個提醒吧!)。
後來,我趁在咖啡廳等客戶時,打了電話問好郵政劃撥的專戶…也還沒時間去匯款。
某天,有個年輕人打電話來了,說她是華山基金會湖內站站長,於是~就約了她面交。(聽說這樣不必被郵局扣手續費喔~不曉得誰跟我講過,好像說郵局對受捐單位的捐款也會扣個幾十元手續費的樣子,對方當然得順路才成,否則,油錢更貴。)。
故事到這裡開始出乎我的意料……
昨天,那年輕人說她來辦公室附近處理事情,可以見個面嗎?也巧,昨天早上剛好是空檔。
奇妙的是,陌生人見面應該有的生澀感,似乎一剛開始就不存在。
波(就是我)問:『妳下個行程去哪呢?』
光:『大湖國小。因為下個月有媒體會,要送邀請函給國小校長,他很支持我們……』(湖內站站長叫莊蕎光,所以姑且簡稱”光”吧)
波:『還是那個高高的校長嗎?很年輕那個…』(那校長超高的,是目前見過最高的校長,弱勢英語那時有收到獎狀,曾經在部落有撲文過。)
光:『咦?妳認識嗎?』
就這樣,我們陷入閒談的格局……也因此很自然的彼此了解了起來……
她給了我華山基金會的簡介與報導,華山基金會是曹慶先生繼為植物人請命後,感到邁入老年化社會,三失(失能、失智、失依)老人照顧的重要性成立,因為老人是動態的,有情緒的,終極目標是做到『在地老化』(長者能在自己熟悉的環境終老)、『在家老化』(長者能在家庭式住所終老)、『社區互助』(取之於社區服務於社區)。我看了一眼簡介~續問:『妳這麼年輕,怎麼會願意做這樣的工作,你們的工作壓力很大吧?』
『其實我是來還願的?
<p>這位站長真的很堅強,</p>
回覆刪除<p>遇到你居然沒有準備水桶接淚水.</p>
<p>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p>
<p>好好耕耘必能成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