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5日 星期二

遠親不如近鄰

隔壁的阿公口腔癌,基本上不太說話。上週,兒子要來載他去化療時,發現他還沒穿戴好,就口氣很不耐煩的大吼大叫,昨天我回來時,看到阿公在路口等,眼淚差點掉下來!

 

為什麼病人必須頂著風在路口等兒子來載呢?

實在想不通,時間會比人還重要嗎? 時間不是就是要用在人的身上的嗎? 化療的人最怕感冒,卻讓一個化療的病人在路口等候?

 

以為只有我看了不忍心。沒想到,中午時分,對面幫我修剪桂花的鄰居,就走出來跟阿婆聊天,然後就說到阿公。原來她也看到了。

 

阿婆就抱怨阿公動作吞吞,還不肯包尿布,曾經尿濕床墊。害她整理很久。一邊罵一邊整理……

 

對面鄰居就跟阿婆說:『生病的人,很難控制啦! 有時是體力不濟,來不及起來了,想必他也很難過,如果又遇上相處的人不諒解,那是很可憐的。當然照顧的人很累,但是,我覺得阿公已經很厲害了,他已經很努力不造成大家麻煩呢…』

 

阿婆說:『都不肯出聲,也不表達要幹嘛…』

 

鄰居說:『也不會啊!我們跟他打招呼,他都會回應。』

 

『對外人不會,對我們就都不表達,不會講話,也要比手勢啊…』阿婆憤恨不平的說著。

 

『其實,人都有情緒啦,有時候是心情不好,我們也會啊,如果加上表達不方便,也會受挫,如果別人又表達出不耐煩,久而久之,也會放棄溝通,所以有時候要有耐性一些些…』

 

慢慢的阿婆就消音了。因為鄰居細聲細氣的幫阿公辯白,我在裡面聽到好感動。有鄰如此,真是慶幸。

 

然後,傍晚另一個鄰居拿垃圾出來丟,剛好阿婆都會和那戶小聊一下,那戶就關心一下阿公的療程,阿婆就跟對方講,當然也順便抱怨一下阿公,但是力道已經比中午減緩許多,對方是個年紀大些的嬸嬸,跟阿婆說生病的人最怕人家大小聲對待,因為生病已經很不得已,男人又怕麻煩人,如果別人聲音大點就會退縮,我們都老了,有天也會生病,也不希望孩子這樣對我們,所以不要養成小孩可以隨便吼大人的習慣。(這鄰居真有智慧,小孩的習氣很多都是母親養成的,母親的視野焦點在哪?孩子就看到哪。)

 

想必阿婆這回應該有聽進去了,她每次都被孫子吼罵,她現在還有力氣回罵,將來某天,連回罵的力氣都沒有,一定會很嘔。他的兒子現在罵他爸像罵條狗,將來,他兒子罵他應該也不會客氣,鄰居就是提醒她這點,千萬不要壞在身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