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日 星期四

反思

國二開始有理化課,家教孩子在國一下的時候就跟我討論到對於理化的想法,她想要自己唸唸看,如果真得不能應付,再請媽媽幫她請家教。經過與媽媽溝通後,氣沖沖跟我說:她們為什麼都不信任我?


還沒有努力就覺得我一定不行。一定要請家教,等我不行再來請還來得及,不是嗎?


 


這件事,我和家長有不同的想法,家長沒有及時辨識出來,孩子這個小動作是我們花多少時間建立起的習慣。


首先,她要自己去瞭解下學期她要面對的科目有哪些?


       哪些是可以處理的,哪些是可能需要協助的。


再來,她要『有意願』和『有自信』能夠接受新科目,去嘗試


       並且要懂得及時求助。


最後,要對上溝通,讓家長瞭解她目前的想法和作法,才不會產生不必要的誤會和干擾。


 


孩子一個小小的動作,背後有很多支持的想法,要去分別出中間的進步,才能和她溝通。家長可能覺得孩子不會自動自發,一定要有人監督,可是,這樣長期下來,孩子就會變得反正都是你說了算,那沒有空間,就不用表示意見了。性格會變的退縮,對事情也會置身事外不積極。


 


當她跟我抱怨的時候,我問她:妳覺得妳可以處理好這個科目嗎?


『對啊!』


『憑什麼?』


『因為我以前地理和歷史不是都很差嗎? 可是,我有問妳啊!妳跟我說過之後,我就改變方法去讀,結果證明,本來很差的科目,我現在可以拿很高分。所以,我只要找對方法就好。』


『理論上是也沒錯,不過,理化和史地不太一樣喔!用的腦筋部分也不一樣,需要理解。』


『理解我應該還不賴』 (可真有自信)


『所以,綜合你的想法,意思是妳想要自己唸唸看,是因為你有之前的成功經驗,覺得成績不好是沒用對方法,妳想自己試一次,如果新課目也能成功,那表示你可以靠自己掌控的部分更多。也會更有自信。縱使失敗,妳覺得也還有時間補救,到時候再請家教就好,對嗎?』


『對啊~ 為什麼她們就是覺得我一定不行』


『可能妳的自制力還是很微薄到幾乎讓人辨識不出吧?』(我們相視微笑)


『有沒有可能是她們的觀察力微薄到辨識不出(我的改變)呢?』(Well done! 已經有幽默感就好辦了)


 


結論是,不用強制抵觸家長的善意,反過來想,如果上一上覺得真得不需要,再去溝通也沒有什麼損失。


 


-----------------------------------------------------------


有一天,我們改考卷的時候,


『老師!我跟你說一件事喔!』


『我和表妹一起上理化家教,她好奇怪喔,她都不問問題,整堂課都是我不懂一直問,她都沒意見。』


『有可能她都懂啊!』


ng>『我才不相信。像我們寫試題,有些明明很難,我都自己寫,奇怪ㄟ,


她都對,我懷疑她是抄答案。』


『答案?  妳們寫的時候有答案?』


『對啊!試題的答案附在下面,我都遮起來寫啊!』


 


l         我想每個老師的作法不一樣,在性格方面我很信任孩子,但是,在人性弱點上,我不會去試驗,答案我一定會剪掉,縱使考卷變的七零八落,我也一定不會給孩子答案。答案是要我們一起做出來的。



 



直到昨天,


『對了老師!我要跟你講一件事,可是都忘了講?』


『那一定是不重要,忘了就算了。』


『沒有啦!妳怎麼這樣勒,我跟你說喔,我那個理化啊,有些算式很難,對不對?』


『嗯! And then ?


『我就是不懂,所以我說不懂, 那個 老師就再教一次啊!(停頓)』


『有什麼問題嗎?』


『問題就是,她再講一次就是再講一次一樣的,  可是我就是這裡不懂啊,她就是再重複一次一模一樣的?????』(眼神充滿著哀怨與不解)


 


(我聽懂她的問題了,真得差點開心的大笑,我相信那個老師還是不懂,有可能~~~永遠不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