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最紅的大廚鄭衍基維多麗亞酒店「東餐廳」廚房,中午時刻,近10位廚師正在 準備餐點,大火炒、熱油炸的聲音吵雜,只見阿基師(本名鄭衍基)矮小的身影, 在廚房內來回穿梭,大聲的下指令:「今天有衛生局的人來訪,請大家全力配合、 全力配合,需要看任何檢查的表格,就掛在我門口,直接拿去」。
但一大早,他還是戴上安全帽騎摩托車,到維多麗亞酒店巡視一下,確認當天的宴 席狀況;中午又跨上機車趕到《型男大主廚》的錄影現場,開始錄影到晚上11、12 點,一口氣就錄了5集。
管理、主持的工作外,大學科系也需要他。
輔仁大學餐旅管理系、實踐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系,都找阿基師擔任技術講師。 堅持騎摩托車,毫無架子 。
「習性」的等同符號有「自大」、「狂妄」、「霸道」與「無禮」。
但這幾個元素,不管人前人後,在阿基師身上都很難嗅到。
以交通工具這件事來說,三立電視台主管為了讓他往返錄影方便,主動安排車子與 司機,但被阿基師拒絕了。
阿基師經紀公司的企劃陳虹君,跟著阿基師出席活動就遇過多次類似的情形, 「儘管阿基師儘量講清楚,但難免會有疏漏,阿基師都說,沒關係沒關係, 我來想辦法。」
和阿基師一同擔任《型男大主廚》節目的評審詹姆士,形容阿基師是「沒有脾氣的 小頑童」,他記得在一次錄影時,阿基師要使用「刨絲刀」,工作人員準備的品質不好,因此在刨絲的時候,刨不出來,阿基師對工作人員使臉色,表示再換一支,一連換了三支,還是一樣難刨,阿基師只有笑笑的對著鏡頭說「啊!這個是要怎麼 刨啊?」
但事後阿基師還會主動跟工作人員說: 「妹妹,剛剛師傅不是針對妳,妳不要介意。」 苦熬8年,學會放下身段阿基師身段柔軟、待人有禮的態度,其實也是源自於辛苦學 藝的過程。
>
在廚藝這一行,即使到今天,都還是非常講究「師徒制」的傳承,一個學徒跟著一 個大廚,入行的起步工作, 都是從「跑腿」、「打雜」開始。
由於廚房工作耗費體力,身材高壯的容易受到師傅青睞,矮小的阿基師比較吃虧,當師傅在做菜的時候,都會故意把阿基師給支開,叫他去買東西、做別的事。
眼看同時期的人都已經從備菜、料理等,不斷地往上升, 成為三廚、二廚了,自己 還是小小的學徒,阿基師領悟到 「我不期待我能升,但我可以期待我自己的學習。」
想起以前學做菜,阿基師感嘆地說「過去的師傅都怕功夫被學走, 不教你我就自己 偷學,看一次不會就看二次, 偏偏同一道菜師傅不一定每天做, 所以一道菜要花 很長時間才能完全看懂,而且休息時要自己偷偷練。」
阿基師記得學做蘿蔔糕就是如此,看了1、2個月, 自己摸索,做完還不敢拿給師傅 吃,先去外面買了幾家知名的蘿蔔糕, 自己吃吃看,比較自己做得有沒有外面的好,滿意了才鼓起勇氣拿給師傅品嚐,請師傅指點。
因此,阿基師把腰彎得更低,撿別人不做的來做, 當其他廚師爭先成為大廚的助 手,想盡辦法往上爬時, 阿基師最多就是煮7、80人的員工餐,既使如此,他也甘 之如飴。
做人做的不好,做的菜也不好吃「從小家庭教育就教我,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那 時候師傅就像我的父親,我哪敢頂撞他,不要說頂撞, 只要師傅說一就是一,我只 有聽話的份。」
阿基師說:「那時候哪敢請假不來,都嘛是繼續硬撐,師傅看在眼裡,才多給你一 些機會。」
阿基師細數手上大大小小的傷疤,換來如今的成就非凡。
阿基師說:「做菜也有倫理,做菜就是做人,做人做的不好, 他的菜也不會好吃到 哪裡去。」
但也曾經碰過學徒學成後,卻不把阿基師放在眼裡, 「你可以很清楚的感覺,他對 待你的方式, 跟當初來跟你拜師學藝的那種態度,完全不一樣,可能升上大廚了,就開始囂張了,不再像以前那樣了,」 阿基師感嘆的說。
走入電視,重新當學徒
《型男大主廚》主持人曾國城用「曖曖內含光」形容阿基師, 指有才德的人光芒內 斂,不求表面虛榮。
「阿基師與人為善,沒有分別心,讓你跟他相處起來是舒服的,」 曾國城說。>
一路苦熬的阿基師,讓他更珍惜現在得來不易的機會,阿基師說: 「我是活在當下, 人才會務實,你問我未來還有什麼目標,我沒有看那麼遠, 我只有做好每一步。」
稻穗結得越飽滿,越會往下垂,一個人越有成就,就要越有謙沖的胸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