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日 星期四

四選一

孩子比父母聰明,知道什麼事情應該當面討論,打電話只是為了敲定面談時間。電話不能用來談需要重大決定的事。


 


原來,不是兩個選一個,是四個機會。家長選擇性說的是距離家裡最近的工作。


 


孩子說南部的職稱是總經理特助,但是工作內容說的含含糊糊又不清不楚,這時候我很想大笑。套一句美新講的,他不是不願意說清楚。是根本不知道吧!其實,這種職位就是什麼都得做,但是老闆就變的很重要。簡言之,總經理分兩種,一種是家傳,一種是一路殺上來的。兩種是截然不同的。


 


然後我請孩子說明對方人事怎麼說明集團和職位,居然讓我發現,那傢伙在唬弄這些初出社會的新鮮人。畫大餅充飢嗎?  所以,跟孩子講了一下,怎樣收集資料去分析這個集團。如何評估他們的轉投資將來的成功率,他們的用人狀況也能看出將來的成敗。


 


最好笑的是,這小毛頭剛出社會以為大家都是好人,居然跟對方說要先去上海再回來,對方的反應是:給你一天時間考慮要不要來我們這兒? 然後還說,上海那種工作經驗對我們是沒有價值的。


 


嗄!怎麼會這麼說呢? 還有,『一天』是怎麼回事? 哪有人家給一天的。


 


孩子把整個狀況敘述一遍後,看我笑到前俯後仰,有點錯愕!


 


首先,恭喜你加入商業競爭的世界。 再來,要認清楚立場的差異,對方是個狠角色,充分運用了心理學的掌控手段。妳一提還有其它考慮,他當下就以『如果妳有考慮上海,那麼我們的面談就馬上終止』,一般人面對這種強勢的脅迫,通常會低頭,於是就繼續面談。中間他有時間可以規劃遠景給你欣賞一下,最後以時間壓力---一天,逼妳就範。 就是在沒有充足的時間考量下,以為很多人爭取這個機會,錯過就沒有的急迫性快速下決定。以他的立場來說,他做的相當棒!


但是,孩子妳的立場和他是相對的,妳要學著在時間壓力,語言脅迫,資訊分析中,做出有利於自己未來的決定。


 


那再說說另一家廠商,這家在台北, Toysrus玩具反斗城總公司,已經過了二次面試,所以幾乎也是底定的局面。對方經理很明確的說明將來的工作內容,當提到上海的機會,對方沈吟了一會兒後跟孩子說:這機會相當難得,如果是我,我會選擇去歷練一下。


 


對嘛! 這才是有度量的成人。


 


沒錯,孩子!商業的地球絕對是圓的,什麼因緣會回原點是無法預料的。這個經理做了很成功的示範,我不認識你,但是,能給你中肯的建議,鼓勵年輕人勇敢去闖。要有這種度量才能成事。


 


另一個工作是麥斯集團。地點也在大陸,更偏僻。難怪父母抵死不讓我知道這個。


 


其實,決定很容易做? 我只問:請問你這個實習機會,如果不去,將來你能再次獲得嗎? 例如:應徵進去,花錢取得,各種管道。


她說: 不可能。 我再問: 妳媽說一個月很短,妳的想法呢?


『一個月不會短啊!能不能做,一個月就知道了。』


 


相當正確,帶過人的都知道,一個月就足以知道將才和蠢才之分。對方要給你一個月,他們損失很大,那些人才的年薪可不是隨便可以搞定的,妳一個人去實習,他們要搞很多人來教妳。一個月已經是他們的極限了。何況你們是一個團隊去,那就相當於社會責任,是有濃濃栽培的意涵。要漸漸懂得行動背後的動機,每個動作背後都有目的,都有推動的理念,抓的住那個想法,才叫入行。


 


這件事其實突顯出心理素質的問題,就是在壓力下的承受力與反應能力。 跟孩子明說了,壓
力帶著各種不同的面具出現,有時是多元文化的價值觀衝突,有時是表面爭執,有時是抬面下的較勁,有時是資源的不足(這又涵蓋人力不足,時間不足,資金未到位,能力不足和體力不足等等),有時是團隊疲乏等等,所以在各方面的壓力擠壓下,能夠做出大致上不差的決定,能夠領著自己人馬跑到定點的,那個就是妳現在要學的。加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