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9日 星期四

廣欽老和尚

廣欽和尚在福建省出家,住在承天寺。他說自己沒有福報,不敢接受供養,就去住山洞。一住就是十三年,中間有降伏老虎這些事。他真正有所證悟。十三年後回到廟裏,他還是不住寮房,要求守大殿。大殿不能安床鋪,只能天天晚上在大雄寶殿打坐。過了一段時間,監院師和香燈師召集大家宣佈說,昨天晚上大雄寶殿的功德箱被盜。這個功德箱是廟上的主要收入,從來沒有發生過被盜的事。過去夜裏沒有人守,也沒有發生這種事。所以,當時大家自然懷疑到廣欽和尚,認為你在殿裏打坐,即使你沒有偷,別人偷,你也應該知道,也有責任。大家對他的看法就來了一百八十度的轉彎,認為這個人號稱坐山洞十三年,降伏老虎,結果還幹出這等事,就很鄙視他,認為太可恥了。全廟的人包括來的居士都對他另眼相看。他本人卻並沒有申明一句「我沒有偷,也沒有看到別人偷。」好象這件事與他無關一樣。別人罵他、指責他。他也不回答,若無其事一樣。這樣過了一個星期,監院師又集合大家宣佈:「沒有功德箱被盜這回事,我之所以這麼說,是為了考驗一下廣欽師住山洞十三年,到底有沒有功夫。現在證明他真有功夫!」廣欽和尚破了我相,真正做到了「三輪體空」,無我相,無人相,所以人家罵他,他若無其事。在我們看起來是莫大的侮辱,是冤枉,他卻很平淡地處理了這件事。這說明忍辱不是做不到,我們學佛的人必須向這個方向努力。因為忍辱就是我們離苦得樂的一個最妙的法門,你想脫離生死的苦海,就必須解決忍辱這個問題。所以說,一切煩惱來時,要從忍辱下手。百丈禪師說:「煩惱,以忍辱為菩提。」菩提就是覺醒,就是清淨心。煩惱菩提是一回事,能忍辱,煩惱就轉化為菩提;不能忍辱,這煩惱的火焰就會燒毀功德林。

 






還有一次,有些皈依的弟子去聽演講,認為講演的法師有影射批評老和尚的意思,就打抱不平上山報告老和尚,不料老和尚當下非但毫無慍意,反而要上來報告的弟子去懺悔「誤會講演法師」的過失,並替那位法師解釋其言辭的佛法含意,告誡弟子假如今天人家指名道姓罵我們,尚要誠懇感謝,何況人家沒指名!老人家還嚴肅曉以「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的大義,他讚那位法師「能在花花世界度眾生,實是菩薩」,並自謙說:「我還不敢去呢!」

他經常出「非常刺激」的突擊考題,佈局演技又逼真,被考的人常被境界所轉,當下不覺,久後謎底揭曉,才能知他用心良苦,有時他的反面手法及嚴格的磨練,真可形容是「碾得脫殼,磨得碎白,揉得柔韌,烘得變色」,好讓一位真願修行的人成為「能供養一切眾生,能普供一切諸佛的聖餅」,這個過程常是血淚交織的,有時老和尚也慈悲地掉下眼淚,告訴逆境考驗中的弟子說:「我教你的,你真的瞭解了嗎?我怕跟你結怨仇,本來想要幫助你破掉這些執著,但要是你不能明白真正用意,就會變成跟你結怨仇。給你逆境,是給你磨練啊!」

 

我們很不幸常常成為老和尚所形容的—「石頭狗」—「追逐石頭的狗」,人家要我們跑,很簡單,只要隨便扔個石頭我們就亂追一通,追得精疲力盡,竟只為了一塊不能吃的石頭!老和尚瞪大眼睛說:「這樣沒主張,怎麼去西方?!」他老人家是自己的主人,生死自在,難怪老少敬仰,他不求名聞利養,而因為是真操實踐,更令人心服。有一次有位新聞記者上山勒索,向老和尚威脅說:「我的筆是很厲害的,假如不給錢,就把你登一篇!」老和尚只安然道:「儘管登上去,隨你怎麼寫,我不要人家恭敬,人家恭敬我,我要天天念大悲咒加持大悲水;人家不恭敬我,我正好靜靜念阿彌陀佛。」這位記者也只好感歎老和尚不同凡響,真是「事到無心皆可樂,人到無求品自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