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1日 星期五

塞車時,妳都做什麼?

孩子問我:『老師!塞車時妳都做什麼?』


 


做什麼嗎? 有很多事可以做耶! 車上沒人就是自己在車上鬼吼鬼叫的唱歌,車上有人就是賺到聊天的時間。最近的一次,仔細看一下路邊的店家,發現有家店有我要買的東西,就臨時停車下去購物,買了要給傳笑的鞋子。利用時間把該買的東西買齊了。怎麼了嗎?


 


『因為過年時,我們和親戚出門,妳知道嗎? 去了台東,回程不是墾丁一定塞車嗎?那是可以預想的到的。 他們居然每次停下來就火大,然後,口氣很不好的說:怎麼又塞? 這樣全車的氣氛都很不好。』


 


原來如此。 這是個人習慣啦!有可能不自覺。 遇到不如己意就情緒發洩,完全沒有想到有替代方案!出遊不是到定點才是出遊,上了車,整個行程的點滴都是回憶。所以他們沒有把交通行程算在出遊的情緒裡。


 


『我以後可能會考慮一下盡量不要跟她們同行,基於不能太疏遠,可能要選一下地點和時間,否則,這樣出門很痛苦。』


 


這一段其實很諷刺。因為大人一直跟孩子講,父母都不在身邊---過前期間在日本。孩子自己長期在台灣,很多事都沒有人教如此這般的教訓孩子。因此,大人自以為必須擔當起教導的責任,所以是吃火鍋,配菜是一堆教導言論。


 


孩子聽著聽著心裡很氣憤。但是,礙於國文程度不好,難以表達得很得體。加上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的自覺。讓她忍了下來。


 


言論對照於行為,兩者的不相稱,讓孩子發出以上的感嘆。


 


對了,塞車不是日常生活的必然嗎? 如果每次遇到都要發飆、破口大罵,那生活品質不是很糟?  大家有想過塞車時,自己通常都在做什麼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