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罵好幸福?
被罵好幸福?有時能被自己敬重的人所喝斥,提點自己的不足,真的很幸福!
從師訓裡學習承擔──果東法師(法鼓山方丈)
聖嚴法師常常以一席話,
一下子打破果東法師的所有妄念,
讓他體會到,有疑問就要馬上請教,
不然就徹底放下,
不要讓問題成為心中的罣礙。
■ 張錦德
一句叱責,讓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東法師親近佛法,從此開啟了走入如來家,點燃法身慧命的因緣。那一句叱責,不是冷嘲熱諷,也不是大聲喝斥,而是來自內心,最深、最重的「自我責罵」。
還未出家的果東法師,服務於朋友的父親所開的衛生紙企業。原本只是單純幫忙的他,因外表一臉和氣,以及圓融的個性,一待就待了四年多,並擔起總經理特助的職位。1991年的春天,他接了一批訂單,顧客需要的是包裝300公克的衛生紙,但隔天上班,同事卻拿了375公克的包裝套來裝。由於包裝袋的樣式都長得一模一樣,一時不查就裝了整整五大箱,直到總經理發現。
一席話打破所有妄念
「總經理很照顧我,他沒有罵我,只是嘆了一口氣說:『虧啦!』」輕輕一句話卻讓果東法師很難過,他深感自責,認為是自己監督不周,辜負了期許;同時又覺得委曲,畢竟錯不在他;五味雜陳的情緒,在心中產生了罣礙,於是他離職前往北投農禪寺,希望藉由佛法的慈悲與智慧來調心。
從朝山開始,陸續參加了法鼓山所舉辦的禪一、禪三及禪七。那一次禪七,聖嚴法師開示要發菩提心,談到要奉獻、要利益他人;「師父的開示讓我想到我的個性愛鑽牛角尖,容易在乎他人的看法,而產生退心。」於是果東法師當下發了當起勸募會員的願。1992年的清明節,更起了「再不出家就來不及了」的念頭,決定出家。
滿腔的心願,原本以為會受到法師的讚許,沒想得到的回應卻是:「你年紀也不小了,不要有讀佛研所的打算,光是僧團就讓你學不完。」這一席話一下子打破果東法師所有的妄念,讓他警覺到,從今天開始,一切都要從頭學習。聖嚴法師更以「如果是抱著想來佛國的心態出家,那以後都會覺得自己身在地獄;要抱著入地獄的決心,以後才會前往佛國。」兩句話來勉勵他。
之後果東法師擔任起聖嚴法師的侍者,卻經歷了從地獄回到天堂的深刻體驗。
1993年9月,也就是即將剃度的前一星期,有一天午休過後,他開車載著聖嚴法師,從農禪寺前往北投中華佛教文化館開會。一上車法師就要他走捷徑,沿著溫泉路上山。
雖然口應著:「是!我知道。」腦中卻閃了一個念頭:「這條路是逆向啊!」就在他猶豫要走單行道光明路,還是逆向走溫泉時,車子已經過了新北投公園,並且從光明路上去,隨即遭到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