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我談到「組織的秘密」,提及「在上位者的心念,是組織興衰之所繫」,有人說我講的很玄,要我舉例。
別人的例子我不方便講,只好說自己的。
大約十五年前,當時我們公司營運陷入空前低潮,只能用「一無是處」形容。壓力之大,可想而知。當時我裡裡外外團團轉,卻發現所做所為盡是虛工,完全看不到成果。身處此境,難免「心無所住」,一方面開始逃避現實,另方面又時常「一心以為鴻鵠將至」,算是準躁鬱症患者一名。
有一天,在一場近乎「牛衣對泣」式的檢討會中,我有感而發,對同事們說:「我們創辦事業,把股東的錢賠了,把同事的青春誤了,印了一堆沒人要看的雜誌,白砍了不知多少棵樹,實在也對不起地球……。你們讓我想想,如果確定我們自己是『負面事物』,不惜身敗名裂,也要把公司結束。」
說完這番悲壯之語,沒嚇著別人,倒把自己嚇到了。我真的可以把公司關了嗎?如果真能就這麼關了,豈非天下太平?想著,想著,就「心無罣礙,無有恐怖」起來。
了解到一切錯誤的源頭是自己,了解到一切錯誤應該由自己終結,我反而如釋重負。心想,反正鎮日在公司窮忙也無濟於事,不如安靜把問題理清楚,於是就拋開一切到廟裡打禪七去了。
聖嚴法師慈悲可親,讓人如沐春風;惟覺老和尚法相莊嚴,時來當頭棒喝。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和尚說:「你們芸芸眾生,放眼眼望去,只有兩種境界,不是妄想就是昏沈,不是昏沈就是妄想。」枯坐七天,才明白老和尚說話真實在。
重回公司上班後,我不再焦慮、不再生氣、不再想公司何時轉虧為盈,不再問同事為什麼沒有完成目標……。我只要每天在公司裡做一、兩件「好事」就滿心歡喜,我改口問同事最喜歡做什麼,做什麼最有成就感。
就這樣,我釋放了自己,也釋放了與我一起工作的同事。然後,我發現大家工作時的表情變了,辦公室裡的笑聲多了,編出來的雜誌有感覺了,讀者開始有反應了……。從那時到現在,所有數字都翻了幾十倍,完全始料未及。
公司步入順境後,就開始放手。有一天,一位主管抱怨我不幫他解決問題,我說:「我有給你壓力嗎?我有找你麻煩嗎?我有綁住你,不讓你發揮嗎?我有因為自己身心不平衡,因為缺乏安全感,把你累得團團轉做虛工嗎?……如果都沒有,那你有什麼好抱怨呢?」
這話當然是玩笑,領導人的責任遠不止於此。但就我所知,的確有太多在上位者,因為自己身心不健康,讓組織付出無比沉重的代價。不僅公司,政府更是如此。
隨時檢查自己的身心狀況,審視自己的「心念」,是所有管理者、尤其是領導者最首要的責任。我的心得是,遇困境時最容易「妄想」,處順境時較容易「昏沈」。我最近的自我診斷,是昏沈得厲害,又該好好修行了。
商業週刊1087期 2008.9.22-2008.9.28 p.14發行人的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