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孩子的幕後推手 作者:李坤珊
幼兒的言行,往往就是大人的翻版,想教好小孩,第一步就是讓他「有好樣學好樣」。
在台灣花蓮的車站,人聲鼎沸中,一句清楚卻不柔軟的童音,直搗我的耳朵:「爸比,你很討厭,你真沒有用啦!」那個男人,在離我不遠的幾呎,嘆嘆氣;我卻不忍心抬頭看他,因為他一定覺得很丟臉。
在美國離家不算太遠的玩具反斗城,我和兒子排隊等著結帳,前面一個大約十歲的小男孩,正在那東翻翻、西摸摸店家的陳列物。男孩的父親順口請他別亂動東西,他轉過頭來就對父親說:「你閉嘴(Shut up)!」原本預料那個爸爸會大發雷霆,管教一番;但他也只是摸摸鼻子,一句話也不說。
一個人在中國青島的車站等高鐵,正忍受著燠熱,一句話卻像冰冷的冰柱,從後方清清楚楚的傳來一陣寒意:「你搧太慢了,搧快點兒。」我忍不住用眼角看了看那個滿頭大汗的媽媽,和她伺候著的太上皇。
從台灣新竹演講完,與朋友跳上計程車,那個明眼的司機從我們的簡單對談,就嗅出我們是教育工作者。所以他語重心長的以台語問我們:「每個小孩小的時候都還好啦,都還會聽話;但等他到了青少年後,就管不了,愈變愈壞了。這是怎樣啦?」我和朋友兩人面面相覷,不知如何回應他。因為我們兩個人的家裡都有青少年,他們雖然有著青少年的不穩定「荷爾蒙」,但都沒有愈來愈壞。
幼兒說話傷人--因為大人生氣就用罵的 上述那些罵爸媽、把爸媽當佣人的幼兒,以及愈變愈壞的青少年,他們並不是一出生就成為那個樣子的。是他們身處的環境,養成了他們不尊重他人、口出傷害語的「習慣」;是成人不知不覺中,日積月累,允許孩子養成了那自我中心的態度和出口傷人的習慣。
幼兒會對成人口出傷害語「你沒用啦」、「我討厭你」,那是他學來表達生氣的方式和用語。從他生活環境中成人的行為裡,學會了生氣就以「罵」的方式來表達;從成人的嘴裡,學會了生氣就以「傷害語」的方式來對應。
「你沒用啦」這句話,應該是孩子從爸爸或媽媽嘴裡聽到的吧!當夫妻當著孩子的面吵架,或有一方常在幼兒面前以這種語言數落另一方時,孩子也敞開他的學習頻道,同時在學習「這是生氣的方法」、「那是生氣時可以說的話」。
幼兒的學習,像台相機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