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4日 星期四

蕭何與范蠡

蔡禮旭


我們說家庭有兩個很重要的主軸,一個是經濟,就是物質生活;另外一個是精神生活,孩子的教育這方面。現在的家庭情況都是夫妻一起賺錢,孩子大部分是留給安親班,或者留給傭人,留給爺爺奶奶來帶。人生的智慧在哪裡看到?在取捨當中看到,有捨才有得。少賺些錢,多教育孩子;還是你要多賺錢,忽略孩子教育,得到的結果一定會不一樣。


 


我們看看上一代,現在五、六十歲的人,跟我們現在二、三十歲的人,這兩代我們來比較一下。上一代的人很有責任心,很孝順父母。我們這一代?諸位朋友,您不要客氣直接講,有沒有上一代的這些人生態度?是進步了還是退步?退步。上一代有錢還是我們這一代有錢?這一代。對!為什麼有錢了反而人生的態度退步了?所以有錢不一定解決問題。


 


我父親那一代,基本上都很窮,因為很窮,所以特別節儉。記得小時候在吃飯的時候,剩菜都是誰撿?都是爸爸媽媽,因為他們已經很習慣不能糟蹋食物。所以生活比較拮据,第一個養成了勤儉的習慣,第二個,生活愈困難人愈懂得感恩父母,友愛兄弟姐妹。所以我父親那一代,他們在念書都不是父母催他們的,都是自己很積極主動,因為希望透過自己在學問上有所成就,能夠往後讓父母過好一點的日子。你看生活的貧窮、生活的拮据,讓一個人更有志氣,更有孝心。所以貧窮,我們要感謝它。


 


這一代因為從小生活就很優厚,要什麼有什麼,所以習慣揮霍,習慣花錢,又不懂孝道,又沒有生活的歷煉、承擔。所以現在我們這一代,不只自己賺的錢花掉了,還要去花誰的錢?父母的錢。你們怎麼知道?很多年輕人已經喜歡消費、享受到什麼程度?一個月的薪水一拿到,馬上怎麼樣?走,我們去好好的shopping一下!可能把整個月的薪水在前面十五天就花光了,後面的日子怎麼熬?後面的日子買泡麵一包一包慢慢吃。然後後來撐不下去了,回去找他老爸,說:爸,我沒錢了。他的爸爸很生氣:「告訴你不要亂花,你都講不聽,來!要多少?」還是拿給他。所以生活的優厚,不見得能夠帶給你孩子正確的人生態度。


 


古代很多讀書人看清楚這一點,在漢朝開國,劉邦打下天下分封了一百多個功臣,都有封地,給他們很多田宅。這一百多個功臣經過了一百年,漢朝的史學家突然想說:我去瞭解看看,這一百個功臣的後代,經過一百年後是什麼樣的情況?結果這個史學家非常驚訝,這一百多個功臣的後代,基本上都已經沒落了,很多已經流落街頭在討飯。其中只有幾個人的後代還很好,其中有一個人叫蕭何,當初在分封土地的時候,蕭何要了一塊很貧瘠的土地。因為貧瘠的土地,你只要不耕作就沒飯吃,他深謀遠慮,希望他的孩子以後懂得勤勞節儉。其他分封很好的地,好吃就懶做,而且好的地你喜歡,別人也喜歡,就會引來很多人覬覦,很多人的設計陷害。所以蕭何看得到,不要留錢給子孫,更重要的是要留智慧傳給子孫,還有留榜樣給子孫。


 


司馬光先生曾經提過,「留錢給子孫,子孫未必能守得住;留書給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於冥冥之中留陰德,以為子孫長久之計」。《易經》有一句很重要的教誨,「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陰德一定可以庇蔭後代。陰德不只在往後可以庇蔭後代,當我們在行善,當我們在立身行道的過程,已經給下一代最好的身教。所以,這是有智慧的父母會這樣去抉擇。


 


好,我父親那一代因為生活比較拮据,有五個兄弟姐妹,他們念書都不用父母推,兄弟姐妹感情都很和睦。所以只要生活過得去,好好地提升孩子的智慧、孩子的精神生活,還是可以把家庭經營好。


 


我們再來看,是不是一個人賺就會賺得比較少?是不是兩個人賺就會賺得比較多?很多夫妻一起賺錢,但是也沒剩多少錢;那邊又被朋友倒了,這邊又買了哪些東西又被騙了。我們要理解到財富的真正因在哪裡?怎麼樣的人生才能得到財富?要把這個道理搞清楚,不然你可能一輩子都在賺錢,但是一輩子也沒剩多少錢。


 


古代中國的財神是范蠡,俗名陶朱公,他是春秋戰國時代的人。范蠡輔佐越王勾踐,他跟文種輔佐越王勾踐,然後恢復越國。後來范蠡他就跟文種說,越王勾踐可以共患難,但是不可以同富貴。范蠡很會看人,所以會看人很重要,不會
看人可能一輩子都會受到很不好的影響。你看,文種不會看人,他看到眼前榮華富貴就要來了,怎麼可以讓我現在把它放下,不願意!後來越王勾踐就賜文種自殺。範蠡帶著西施就離開,到了江南一帶開始做生意,從小生意開始做起。做了沒多久,發了大財,范蠡馬上把這些財富統統捐出去;過沒有多久,過了幾年他又發財了,他又把錢統統捐給這些貧窮困苦的人,之後再從小生意做起。歷史上記載「三聚財,三散財」。所以,人為什麼能夠有財富?真正的原因在他懂得財佈施出去。范蠡這樣的做法也是謹遵聖賢教誨,《大學》裏面有提到
「財散則人聚」,當我們把財散出去的時候,什麼聚過來?所有人對你的愛戴,人心都向著你。不管你做什麼生意,他們都要來給你買,要來支持你,因為你贏得的是人心。財散出去不是沒有了,不能看不到就是沒有,它無形當中的影響力只要遇到緣就會起現行。所以我們分析,財富有因、有緣才會結果,「因」在財佈施,「緣」加上你的努力、加上貴人相助、加上機會來了,自然而然就會結財富的「果」。所以,經營家庭的財富,一定要如理如法去經營,不然你一輩子的努力到頭來可能是枉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