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智妙明
時間非常寶貴,時間就是自己的生命,過一分鐘,我們的生命就減少了一分鐘。如果在這一念心上用功,超越時間、超越空間,你的壽命就是無量。所謂「山中無甲子,人間幾千年」,一剎那就是好幾個鐘頭,再一剎那就是好幾年,再一剎那就是好幾千年,這念心超越時間、超越空間。
祖師云:「達磨西來一字無,全憑心意用功夫。若要紙上尋佛法,筆尖蘸乾洞庭湖。」我們要提升再提升,由事到理,由相到性。佛法的根本和精髓,就是「淨智妙明」,是佛法最高的智慧。覺悟的這念心就是智慧,覺照的這念心就是智慧。所謂「一念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這一念不覺、昏沉、打妄想,就沒有智慧了,迷迷糊糊。所以,要告訴自己不能打瞌睡,告訴自己這一念心不能打妄想,要作主,要清明在躬,這就是「智」,就是始覺之智。
始覺之智,照本覺之理。每個人都有本具的覺性。什麼是「妙」?真空妙有,妙有真空,諸位聽法這念心「用而常空非有,空而常用非無」,這就是妙。假使說沒有,又能聽、能講;是誰在講?又找不出一個東西。這念心能覺能照,能說能講,這就是「妙有」;是誰在返照呢?又找不出來,這就是「空」。所謂「空而常用」,從早到晚迎賓送客、待人接物,都是在用這念心,即是妙有。是誰在講話?誰在做事?返照一下,又找不出來,即是空。大眾要在這裡徹底認識自己。
「淨智」,即是清淨的智慧、覺照的智慧、始覺的智慧,就是這念心。有了這個智慧,就是圓滿報身佛。圓滿報身佛,是由性當中起的覺照心,這念心是有始無終。有了始覺之智,就有了法身慧命。清淨法身佛是無始無終,照見五蘊皆空,知道這個覺性是空性,這就是本性、佛性。平日所作所為,「修一切善,無善不修;斷一切惡,無惡不斷;度一切眾生,無眾生不度」,就是千百億化身佛。每個人都有法、報、化三身,都是這一念心的作用,離開了這念心,外面也找不到法、報、化三身,這就是佛法的精髓。《六祖壇經》云:「清淨法身,汝之性也;圓滿報身,汝之智也;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報身佛即是智報,法身佛指的是這念覺性真空無為,修善斷惡、普度眾生即是化身佛。依照這個道理來修行,這一生絕對能成就道業,不會走遠路,不會走錯路。
引用自:http://www.facebook.com/pages/%E4%B8%AD%E5%8F%B0%E7%A6%AA%E5%AF%BA%E4%B8%AD%E5%8F%B0%E5%B1%B1%E4%B8%AD%E5%8F%B0%E4%B8%96%E7%95%8C/13493599988424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