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8日 星期二

用深情陪到最後

初見婁牧雲,很難相信他已經77歲。


動作俐落、思路清晰,活力不輸年輕人。


  


雖出生於動盪的時代,經過戰爭洗禮,


臉龐卻不見衰頹蕭瑟之氣,反而散發堅毅爽朗。


只有談起照顧已逝愛妻生前種種時,眼角仍有隱隱淚光。


  


許多太太願意照顧生病的先生,


但願意陪伴妻子病榻前的丈夫卻少之又少。


 


婁牧雲卻不覺得自己應該被頒匾額,他只是遵守他的約定,


如紀念妻子的詩句:  


「愛,是什麼?


  無怨無悔實踐我的諾言,


  陪妳走完人生最後的旅程,


  恬靜地長眠!」



 


我和太太結婚已經四十幾年了,


那時我是台大的學生,


我太太唸國防醫學院,玩在一起。



 


 


算起來認識了50年,感情很深厚。


  


80年春天,有 一天她早上起床突然右眼就失明了,


榮總的眼科醫生說是微血管阻塞,


開類固醇給她吃,但沒什麼用。


 


我太太的同學說不能再吃,就改服血管擴張劑,沒有開刀。


  


後來她開始不能走路,我以為是肌肉無力,


到神經科醫生檢查以後,說是帕金森症,


看了二、三個醫生都這麼說,


我就拚命找治療帕金森症的報導。


  


88年看報紙上說有一種新療法 ,


但那個醫生檢查之後卻說不是帕金森症,


而是腦中幹萎縮。


從這裡我得到一個教訓,就是不要太相信醫生,要多找幾個,


如果我早點知道正確的病情,雖然治不好,卻可以延長生命。


  


後來她的肺功能出問題,變成急性肺炎,


被安排到仁愛醫院的癌症病房,吊了兩天點滴,


急診和病房的護理站人員都沒通知主治醫師。


結果惡化到昏迷兩次,送到加護病房住了21天。


  


等她出院,我花了五十幾萬買了全套的病房設備,在家裡照顧她。


那時她已經沒有行動能力,而且尿失禁,


我去台大聽課,又看了很多書,但還是沒辦法,只能包尿布。


  


2 3天要替她灌腸一次,戴橡膠手套把大便挖出來。


雖然有請一個佣人,但我不敢要她做,怕太用力會把肛門弄破。


  


抱病人上下床、大小便都有一套方法,


包尿布也要注意,4小時換一次,還要洗乾淨,不然會尿道感染。


翻身、拍背都要注意,她到去世都沒有褥瘡,皮膚好好的。


她同學來看都說不像是病人。


  


服侍一個病人真的很辛苦,最後那段日子我一天只睡3小時, 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新細明體;">


因為如果一口痰沒抽到她就會走的。


  


照顧病人最重要的是想辦法讓她舒服。


比如像抽痰管有軟的和硬的兩種,


硬的抽得快,可是會痛,我寧願用軟的慢慢抽。


  


鼻胃管也是,橡膠做的到胃裡遇到高熱融化,一動病人會痛,兩三天就要換一次。


矽膠的耐熱,可以一個月換一次,但是要自己買,一條九十幾塊。


  


氣墊床我是買英國貨,台灣是橡膠做的,不透氣,很容易長褥瘡。


醫生都說我的設備比頭等病房還好,照顧得也很好,


我現在對很多病知道的比醫生還多。


  


懂得怎麼護理很重要,我去上課、看書,還買了藥典。


每種藥拿回來我都會查它的作用、副作用,看好份量才敢餵她。


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磨藥粉,


灌食的時候,藥粉要磨得很細,不能有顆粒,這件事我自己做才放心。


  


我太太沒辦法行動以後,媳婦曾說要我把她送到安養院,比較輕鬆。


我罵了她一頓,說爸爸在的時候不可以。


  


我太太雖然生這個病,頭腦還是很清楚,


如果送到老人院她會覺得被拋棄,


在家裡有我陪她,心理上很安全。


  


照顧她是做丈夫的責任和義務,


如果當做苦差事就不行,一個小時也做不下去。


要有愛心和耐心,盡力讓她高興。


  


以前她拿東西給我吃,現在換我餵她吃,


當成是樂趣,說說笑笑, >


病人心情好,對身體也有幫助。


  


最後六、七個月雖然壓力很大,


但我的個性比較豁達,知道總會過去,


該來的要面對現實。


說不傷心是假的,但如果光流淚,事情誰來做。


  


我自己學科學,太太常說我別的不會,最會寫企劃書,


照顧她也是,別人覺得我很忙,其實我都按部就班在做。


 


去年我太太彌留,送到醫院時生命跡象已經很微弱,


醫生打了 6 針強心針,還要電擊,


但是電擊心臟壞了也只能再活一個星期,


我就跟醫生說,


不要讓她受罪,讓她安靜地走,她整個人看起來很安詳。


  


她生前我們就決定,兩人死了以後要海葬,既環保又省得子孫麻煩。


最近我才去大陸替她還願回來,把她的骨灰灑在海上,


我已經量好了那裡的經度、緯度和水深,


將來我死了也灑在同樣的地方。


  


太太沒生病的時候家裡我最懶,連條手帕也不洗,


等她病了我什麼都做,


她同學說以前看我是大老爺,現在全都包了。


  


她跟同學說對不起我,


我就說,夫妻沒有哪個對不起哪個,我生病你也會照顧我,


這是我們許下的諾言,要陪你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


  


我覺得照顧者心裡要平坦,接受事實,不要很煩,


一煩就會照顧得很痛苦。


雖然因為照顧她我不再出遠門,但老朋友還是有聯絡,


太太同學會我用輪椅帶她去參加,讓她高興。


  


要照顧別人自己身體要好,


我是從四十幾歲開始保養,生活規律、不菸不酒,


飲食均衡,每天早上都在家運動。


  


我家這條巷子就有幾個照顧者,我把學到的告訴他們。


對面有個五十幾歲的女兒照顧父母,


她媽媽的褥瘡就是我治好的,


我告訴她要怎麼做,買什麼藥來塗,也幫她申請補助。


 


很多東西像按摩器、病床、抽痰器,我都拿去送人了。


  


現在我沒事就去陽明山走山泡泡溫泉,


我想太太也不願意我愁眉苦臉。


我對小孩說,


自己只求活的時候高高興興,死的時候舒舒服服,


其他什麼都不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