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故事好像是這麼說的:
從前,有個長者去見佛陀,手上拿了鮮花要供佛。
佛陀見到長者,對他說:『放下』
長者就把左手上的花放下,
佛陀再說:放下。
長著就再把右手上的放下。
豈知,佛陀又說了一句:『放下。』
長者很疑惑,已經沒有東西了,還要放下什麼?
是的,手上都沒有了,心上確有很多。通通放下吧!
有人這麼跟我反應:妳越來越冷血。
先知道都不先講或防範於未然。
我就是先講了? 妳才會跟我說這句話。
只是『見事』和『處理』是兩回事,
有些事看得見不見得要處理,也不必處理。
因為時機不對,當事人還沒意識到,就不是好的時機。
那叫沒有立即的必要性。
應該讚美我說年紀越大越沈得住氣吧!
是要提醒你第三句的『放下』 - 放下自己的主觀,
對於生活,『敏於事』很好,
但是,
更重要的卻是『達於情』與『敬於人』。
認同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