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7日 星期二

試探?

 


這個孩子來的時候很開心跟我說:『我畢業了,妳要不要看證書?』


 


當時,剛好有人先問問題。 雖然,我有聽到他的話,但是,必須先解決其它人的狀況。


 


他接著說:『ㄡ妳不想看。』 然後,默默的收掉證書。


 


怎麼會這樣呢?  正常的狀況是: 老師! 我畢業了。給妳看證書


 


怎麼會是:  妳想不想看?   歐~妳不想看。


而且,從頭到尾,我都沒說一句話,那個想不想看的試探和 試探後的失望, 完全來自於自導自演


 


不禁失笑,這傢伙如果談戀愛,應該也是花招百出吧!


不過,要選個也愛演的對手才行。 


否則,獨角戲撐不了多久,對我這種人,他馬上破功。


 


 他不曉得我正在觀察他面對情況的反應和忍受的範圍,他把情緒揮灑的淋漓盡致。 還有力圖振作的樣子,都一一呈現。


 


這樣簡單的兩句話,說明很多事耶! 這個孩子的期待,想法,表達方式等等,都顯示出來了。


 


然後呢? 待他振作一下後,就說:『我可以畫畫嗎?』


 


我們課堂上,不會規定妳一定要先做什麼?如果妳的學習很有效率,多出的時間,可以用來做其他事是被允許的。 但是,前提是分內事要完成。


 


我點頭後,他就畫畫了。


 


其它人的部分完成後,我問他:妳今天要學什麼?


 


『嗄?』


 


每天都有進度啊! 妳今天是學什麼? 跟我講一下。


 


『妳不是叫我畫畫?』


 


有嗎?  (我是點頭『同意』妳可以畫畫,沒有『叫』妳畫吧!?)


 


想了一下,他越講越小聲:『對歐!好像不是叫我畫。』


 


沒錯! 就是這個點: 他想要做什麼,就一定要在那個時間做。然後,他會說『是你叫我這樣做的』(簡單講就是推卸責任),一旦情況有變,他會說:我都照妳的指示做。


 


要怎樣才能讓他體會到,那是他自己的選擇,還有,他還聰明到在選擇前,會找人背書。事後,可以推卸!


 


也許,他自己也沒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模式。  現在,就是要用情境,反覆逼他去察覺自己的模式,然後,才能說到改。否則,他真的不以為有什麼不對,真的都是別人的錯。 這就是價值觀的基準。 引伸出來,等他長大,也不會覺得是自己的選擇有誤,他將只會抱怨為什麼凡事不如意。  然後,落在像剛剛第一段的狀況: 試探? 失望?振作?  再試探?   反覆循環,而這樣的挫折情緒都是沒有必要的,反覆個幾遍,就會定型了。


 


說到他畫的那張圖,是揪結的藤蔓。 非常精細的工筆畫喔!不太像這個年紀的孩子畫的出來的。 美是美。 但是,就是陰鬱。 他以為我沒有看,我不是沒有看,目前沒辦法處理。 所以,先存檔當資料。


 


以前,我去上過『價值觀釐清』的課,貴的要死。後來,我一直覺得真的很浪費,幹麻花好幾萬,去那邊區分形容詞。這個和那個有什麼分別? 每個人表達這句話的異同? 肢體語言代表什麼?


 


現在,終於了解,原來這個很有用。 用在小孩身上,更是有價值。清清楚楚看到背後的主導價值是什麼?  如果沒有這個訓練,我可能只能看到行為,然後,淺薄的針對行為下判斷,不能更深入的了解價值。


 


那堂課的結論是: 沒有絕對對錯的價值觀。只有使用時機恰不恰當的問題。


 


因此,我們必須特別努力,經過孩子,我也得重新了解自己的變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