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4日 星期五

工作邏輯

星期三去銀行領錢,發生行員點錯錢,少給的事件。

 

本來覺得是一件小事,不想寫。後來,發現朋友裡面,有很多人不會點清楚行員給的金額,純然就是信任對方。

 

令我感到非常駭異!

 

問了我家笑媽,笑媽說:『什麼? 有這種事? 少給? 少給多少? 兩萬? 啊~~~那如果是我這種不識字不會算的去,不就被凹走了。』

 

然後,我觀察櫃臺的客人,幾乎都不會去數算拿到的金額,問了溫兄,覺得職業關係至少她會謹慎吧! 她說:金額小會看一下。

 

我問她:如果金額大呢? 百萬的話,妳應該就不會算吧!

 

其實,我覺得這件事反應出一件事,就是一般客人是採取信任專業,既然行員是專業的,應該不會給錯。但是不會多給,有可能少給。還有,既然是人,就有可能出錯,如果錯誤造成還延續下去,就是雙方都有責任。他可以少算,但~我可以選擇不拿。

 

對方被我嚇到是因為他的錢還沒遞給我,我就冷冷跟他說:妳少了。

 

對方頓住後,完全就是人性的展現,先是否認…說:少了,沒有阿!小姐,妳不是領…

 

我說:妳說的金額是對的,但是,妳給的金額是錯的。

 

接下來是被迫確認,對方再把錢從信封拿出來時,一邊嘴巴念:對啊!你就是要領…

 

見他這麼不甘願,所以我不得已,再補:妳只放兩疊和零鈔,萬元的呢? 怎麼不見了?

 

對方才恍然大悟,頓時手忙腳亂,一陣羞愧。被客戶說一次就算了,還被說了三次,才肯改。而且是顯而易見的錯誤。

 

這個如果當時有經理在場,會被警告的。

 

為何要提出來呢? 我後來覺得一般人首先是不會很認真去看行員數錢,甚至有些人或是行員還會裝熟式的聊天,這樣錯誤的機率就更大了。如果有疑慮,有些人也是不敢提出來,這點我認為一定要教育好孩子和朋友。因此才會寫出來。

 

如果行員點的鈔,我認為有問題,甚至還會要求雙面點,點兩次或三次。直到確認無誤。本來我認為這樣的行為是正常的,但是,經過問幾個人下來,幾乎大家都不太當面點算。

 

其實現在的行員年齡都偏低,所以生活的經驗和邏輯都偏弱,我跟小藥師講這個公案,小藥師回饋我一個客人的公案,她說前兩天有個阿桑來買東西,她去7-11繳年金,繳完錢,店員居然找錢給她:一萬多元。

 

阿桑不敢拿,一直跟她說:小姐你搞錯了。

 

對方還不自知,一直說沒錯。

 

盧很久,直到另一個店員察覺有誤,出來處理。

 

所以這是常識問題,怎麼會找錢找一萬多呢?

 

這就是邏輯不通啦。還有,去哪裡拿出來那麼多錢? 一般收銀台不會放那麼多大鈔?收銀台一般放的都是小鈔和零錢。所以有可能動作就是錯誤的,在錯誤的地方取錢。否則就是沒有正確把收銀台的錢,收到保險箱內。一般收銀台累積到一定金額的大鈔,會收到保險箱內。這就是系統化的動作,如果出問題,表示單店系統化沒有落實。

 

以前我們一直憂心我們的孩子將來要當外勞,現在看來,連櫃臺都做不好,簡單的收付都有問題。發生問題時的反應,也都顯得遲鈍和茫然。這就是我說為何要用這些生活的點滴,跟孩子分享,也跟孩子討論,讓她們知道如果是你,妳是那個便利店員,找錯錢,那一個月的薪資就沒有了。當然,是可以往回跟客人追回沒錯,但是那就是不必要的時間花費,甚至遇到不明理的客人,人家也不見得要還。

 

阿桑是很有良心的,將心比心,知道護念工作中的孩子。

 

但是,如果自己的工作習慣和態度沒有改善,下回還會遇到這樣善良的貴人嗎? 那可難說?

 

 

其實最近發現,很多人都是工作有做就好,反正就是routine 的工作,沒有帶精神和緊張一起工作,所以做的成果就是有做,但不出色,過得去,馬馬虎虎,甚至做過得工作,還得人家在後面收尾,卻不自知。對自己經手的事項,沒有質的要求,就是得過且過。長久下來,勝負自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