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3日 星期三

推:教瑜珈學瑜珈

教瑜珈學瑜珈


Teaching Yoga exploring th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by Donna Farhi


心靈工坊出版


 



瑜珈八支包括:


 


處世的道德規範(持戒和內修);


 


身體練習(體位法);


 


讓個人律動和宇宙的最初律動重新共鳴的呼吸覺知練習(呼吸法);


 


透過一輩子不斷的練習,我們學習明白什麼是真正重要的,而放下無常之物 、短暫的念頭和情緒(收攝);


 


透過理解什麼是真正重要的,我們學習把心和生命專注在那些有永恆價值的事物上(心靈集中);


 


 透過練習,我們學習在最艱困的處境裡維持平等心(禪定),


 


因而解脫自身,達到最高的潛能(三摩地)。


 



 


瑜珈經  第一篇第33


當心修練到家,就變得清明寧靜:見喜事隨喜之,見痛苦悲憫之,見純淨歡喜以對,見污濁不生偏見。


 


瑜珈經  第三篇第46


是什麼構成身體的完美?


美麗、優雅、力量,以鐵石般的堅定。


 


瑜珈經  第一篇第 8 


誤解其實是自以為是的瞭解,直到更好的因緣揭露了事物的真實性質。


 


瑜珈經  第一篇第13


瑜珈修練是立志要達到自由的狀態


 


訓練課程應該包括整個瑜珈八支的練習:


規規矩矩生活的道德戒律(持戒與內修)


身體姿勢的練習(體位法)


呼吸覺察及呼吸能量運用的練習(收攝)


集中心念(心靈集中)


在靜心中維持專注(禪定)pan lang="EN-US">


個人與大我的重新結合(三摩地)



 



瑜珈經  第一篇第14


惟有經過長期的正確練習,沒有間斷, 心態正確, 熱心積極, 才能有所成就. (練習的目的是改變心的質地. 長期練習, 沒有間斷 , 而且不記結果, 得之不驕 , 不得亦不氣餒, 這樣修練才算根深柢固, 且必然成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