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當太極老師(mentor)還在世時,
他親自指導我怎麼『鬆跨』---這是我一直做不到的,
打太極,跨不能鬆,等於是徒具其形,只是比畫比畫罷了,
不得其神啊!
當他幫我調整到正確得姿勢
天啊! 超酸 根本站不住
更甭論要以這姿勢運轉了
當時,耍賴說: 嗄!這叫放鬆嗎? 這很辛苦耶~
老師說: 真正的放鬆是從辛苦中一點一滴不間斷練來的。
昨晚,J來電,生活的苦個個不同
然而,懂得要求自己 境界比較容易轉變
給放鬆的處方 也不是那麼容易辦到
想起老師說的這段話 蘊含人生的覺悟
放鬆並不是容易達到的境界
要能持 (hold住)才能談體會『鬆』的理
我們平常是『緊』 不是『保持』
這個從練瑜珈中對身體肌肉就會有感受
肌肉是緊的 但是 當妳需要用力保持住一個姿勢時
又是沒力量的
同理 有力量的狀態是鬆中有持
穩定中能有進退迴旋的空間與力道
而 心靈是無形的鍛鍊場
一樣的道理
我們因為不懂得真正的鬆的狀態
所以以為那叫『輕鬆』
正確的事都不輕鬆
覺悟到自己的執著點 練習放下
鬆開自己 也會鬆開人際關係的緊張對峙
p.s. 因為我的不肯吃苦,又耍賴又喳喳呼呼的,老師多解釋了練習狀態的演變 那叫『空 軟 輕 靈 鬆 柔 』
我連入門都不到,只是叫『鬆開』 就呼天搶地
境界當然就離我很遙遠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