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課時,在鞋櫃前遇到Chris的媽媽,
她說:『Chris是不是很頑皮?上課很辛苦吧!』
我覺得好驚訝喔,頑皮的另有其人,於是我說:
『不會啊!我覺得他的課堂秩序很好耶!而且很乖很認真學。』
這時,我眼角喵到Chris從我斜背後跑走。
他媽媽很訝異我這麼講,
可能他這輩子還沒被評語過『乖』這個字眼。
而我真的是這麼想的,我很訝異的是,他媽媽以為我是說場面話。
這個孩子是為了表現給我看,
但是,也還是反映出一些心理狀態。
為什麼這麼說?
他上了三堂,第一堂還不熟悉不算。
從第二堂起,他就開始憂慮他的表現,
小孩都喜歡玩遊戲,可是記得他跟我說,他那一節不玩嗎?
說不玩卻還玩得那次。
上禮拜,我們還在上課,還沒進入遊戲,他居然問我:
『老師!妳今天可不可以像上次一樣當我們這組?』
(他好像忘記了,我上次害他們輸,因為根本推不到形狀,會唸也沒用)
兩次下來,發現那是他家型塑出來的人格,
Angel 輸不起, Chris 很怕輸。
孩子這麼小,競爭意識居然這麼強。
況且,會因為不想輸,所以提早放棄參與。
其實,Chris 的態度是很積極的,
他來了三節,每一節課都主動幫我收拾東西,
上週,他們用完的彩色筆,他居然自己的收完還把同學的一起收拾好
放回書櫃裡面。
所以下課給點數時,
我跟他說:Chris多給妳一點獎勵你的幫忙。
他好高興。
Angel 在旁邊就趕快抄起一張我放在桌上使用過的廢紙
說:老師!那我幫你丟,妳也給我一點。
我故意讓她拿去丟,趕回來要點數時,
假裝沒這回事。
她說:我也有幫忙。
我看著她沒講話。這時,旁邊居然冒出一聲:『拜託!態度不一樣啦!』 說的好~ Tim.
但是我們要耐著性子依孩子的性情
單獨讓她慢慢領悟中間的區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