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3日 星期日

推:馭風男孩

 


這本書雖然有點長,不過,當你看著他緩緩描述他的生活,沒有太深刻的鋪陳,沒有灑狗血,會發現這個世界這麼多樣化,有時候擁有和虛無的界線是這麼模糊,不容易界定,看來他缺少很多物質,然而,擁有很多物質的人卻缺少精神的喜悅,孰輕?孰重?就個人選擇囉!


 


 


 


馭風男孩 The Boy Who Harnessed the Wind:Creating Currents of Electricity and Hope


·         作者:坎寬巴、米勒


·         原文作者:William KamkwambaBryan Mealer


·         譯者:吳茵茵


·         出版社:天下文化


·         出版日期:20100226


 


 


一個人的力量能有多大?


  夢想能帶我們到多遠的地方?


  十四歲的馬拉威失學小男孩,用想像力與創造力,
  造了一座風車,帶來的電力不僅照亮自己的未來,
  而且富足了家鄉,將來更會改變整個國家。


  他的故事證明,不管處境如何困頓,
  個人堅定的力量,的確可以把自己帶到夢想的遠方!n>


  在天災人禍不斷的非洲,在愛滋病與貧窮交相迫的馬拉威,在巫術風行的小農村,在這個似乎看不到希望的所在,十四歲的失學小男孩威廉.坎寬巴,創造了一個光明的奇蹟。


  小男孩威廉生長的地方,玉米田環繞,沒有自來水,更沒有電力,已經夠困頓的生活,因為2002年馬拉威的一場大旱,更陷入嚴重的困境。飢餓是家常便飯,填飽肚子變成奢望,遊民四竄,民不聊生。連吃飽都成問題,當然更付不出學費,不管威廉再怎麼喜歡上學,也只能輟學。


  不能上學,玉米田裡也沒啥活可幹時,小男孩威廉就到圖書館借書來自修,希望來年收成好可以復學時,能趕得上同學的進度。他對世界充滿好奇,看到一本書,那描寫能源強大力量的書打開了小男孩的眼界。在馬拉威,風是上帝賜予的少數幾種天然能量,早晚都吹動著樹梢,於是有個夢想在他的心中發芽:他要用源源不斷的風來發電,點亮家鄉與自己的未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