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1日 星期二

win-win

l         要有助人的心胸大部分的偉大或者貼心的服務,並非出自絕頂聰明的『腦』,而是體貼他人的『心』。給年紀大的客人看的字不能太小,給行動不便人士安排座位不可太遠,遇見帶嬰兒旅行的夫婦要主動提供幼兒所需用品。考慮他人的心是種專業訓練,是靠生活環境教育及家庭背景等綜合因素所形成。擁有一顆助人的心,從事服務業就比較輕鬆愉快。


                                                       From 非比尋常的一天p.102


 


 


看到這一篇想到前年回山,當時山上有大型的活動,三萬多人擠在寺裡,簡直是萬頭鑽動,為了當天活動。師父們不斷的規劃狀況,每天睡不到兩小時,為的是把一切圓滿。


 


 


我被分配到掃架房(就是廁所),之前兩三天就不斷訓練怎麼掃,把流程、動作和用具都規格化,希望用最快的時間和最少的人力維持住廁所的清潔,讓大眾使用方便。


 


 


那天一早就是場惡夢,每個廁所區都大排長龍,我是掃廁所的,但是,居然一天沒上廁所,大家相信嗎?因為排隊人潮沒有斷過。


 


 


快到中午時,有個媽媽推著嬰兒車,神色慌張停在我面前問:請問一下,這裡哪裡可以買到尿布?


 


咦! 在寺廟找尿布? 『應該~很難找到吧!那妳要去知客室問一下嗎?請人家幫你。』


 


『知客室在哪裡?』似乎是第一次上山,連知客室好像都不清楚。


 


人這麼多,我不能走動,也很難指導路徑給她。看我面有難色,那個媽媽又說『小孩突然拉肚子,所以很麻煩  


 


突然間,我想到一件變通辦法『妳在剛剛過來的路上有看到其它這麼小的孩子嗎?』


 


『沒仔細看,不過,好像也有。』那個媽媽很困惑我為什麼這麼問。


 


『妳等一下逛一下,如果看到大約這麼小的,就跟對方媽媽要幾片,如果再遇到其它這麼小的就再要幾片,集一集就有了。然後,妳從這邊直直走過去,遇到穿這種背心的義工,你就問他知客室怎麼走?也去問一下搞不好庫房會有備份的尿布,雖然機率很小,但是妳試著遇到人就要兩片。』我把我的邏輯解釋給她聽。


 


她很感激的去尋找那救急的尿布。


 


 


 


過了不曉的多久,我已經掃到眼冒金星,不得已只好出來門口外面呼吸相對的新鮮空氣,那個媽媽又推小孩過來了。


 


『妳好,謝謝你,我找到其它人要了一些應急,真
的很謝謝你。』


 


『喔~不客氣』我蹲下來逗逗那個可愛的小孩。


 


媽媽有點不好意思的說:可不可以麻煩一件事?


 


『嗄? 』我抬頭看她


 


『我很想上廁所,但是到處都排滿了人,小孩又離不開 』 她說的支支吾吾,可是我已經充分瞭解她的困難了。


 


 


到處排滿了人,推著一個嬰兒車跟大家也不好擠,小孩也很煩躁。但是廁所又不能不上。真的很困擾。於是,我請她等我一下。


 


 


我走到排隊的人龍最前面,跟最前面的人商量一下這個情況,請大家融通一下給她插隊,全部的人可能因為看到我是掃廁所的人,所以就很快的答應。我出來請她進去上,小孩我幫她顧一會兒,所以我的工作從掃廁所,轉換成逗弄小孩讓他忘記媽媽不在。  


 


 


她出來後頻頻跟我鞠躬致謝,我也很開心能幫到她。而排隊的人大家都心情變得很愉快。


 


 


這是件小事,突然在我看這本書中的這一段文字中冒出來,我也可以回答一句:不知道就算了。但是,那不是服務的精神,我們要瞭解的是困難是什麼?有甚麼辦法可以解決。


 


 


在那個法界,小孩得到舒適,媽媽解了急,而心煩意亂的排隊陌生人因為幫了這一隊母子,心裡很喜悅。而我呢?在偷空呼吸時,順道解決了一個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