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30日 星期二

年級分班 或 程度分班

我們這週上課,第一個小時結束,小班進來時,我沒有趕大班走,他們也不曉得是皮還是怎麼的,居然順勢就坐著繼續寫他們的考卷,根本沒有要下課的意思。所以,就自然形成:大班繼續上他們的第二個小時,我上小班的課。


 


小班在繪圖時,大班生會趁空檔過來改考卷和問問題。


 


這樣的模式似乎也挺不錯。至少大班的兩個小時又回來了。並沒有被剝奪一小時的被害妄想。


 


當一起上,就會發生:


 Judy大叫『老師,她也是五年級。』她的手指指向Jennifer


 


Jennifer開始有些惶恐,眼神閃避著Judy


 


我問:妳是五年級喔!


 


Jennifer說: 對。 可是我以前來時,是四年級呀! 只是現在是五年級了……


 


對咩! 她說的沒錯呀!


 


Judy 覺得我怎麼這麼容易就被說服:『老師~ 我也是五年級啊!為什麼她可以上那個,我也想要上那個,為什麼我要在這裡寫考卷(大班)呢?』 Judy說的那個是繪本,我今天給小班上繪本教學!


 


Jennifer更害怕了,她的眼神透露出不安和恐懼。深怕我把她歸類到大班。


 


我問一下她:『妳想要去上大班的課嗎?』


 


Jennifer拼死命的搖頭。 感覺快哭出來了。


 


Judy怎麼會肯放過她呢? 一直說:『那我也是五年級,我也要上那個?』


 


此時,Sherry丈義相救小Jennifer,『妳既然這樣,那不然我是六年級,那我們組一班好了,我們就三個另一班。妳一定要這樣嗎?』


 


Judy 實在神經有夠大條的,她完全沒感受到Jennifer的恐懼,那個恐懼的情緒都已經蔓延到教室的另一頭,連Sherry都接收到了。


 


家庭環境不一樣,不是幾年級的問題?現在的貧富懸殊很大,所以受教的狀態相對的受到影響。都會去補習,但是,家庭的教養、照顧功能不一樣,小孩的狀態就差異很大。Judy是幸福的小孩,她很難理解,那種有一頓沒一頓的情況,她更難去體會,為什麼他們每次為了要不要停一堂課就要跟我盧半天,那種真希望可以來上課的強烈心願。經過學長的伸手一擋,小孩慢慢平復。


 


我很喜歡看他們的互動,平常沒什麼交集,但是,團體中漸漸形成的包容氛圍,每個人都靜靜的做自己的事,有問題起來問。想聽的就聽,已經懂得就可以繼續做自己的功課。自己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但,也要感應的到環境怎麼變化?需要出力時,主動出手。


 


有個高中的剛上兩堂,下課後很開心跟我聊很久,她只知道好像沒上什麼課,因為自己看自己的。但是,就不曉得在高興什麼,就是開心。


 


我說:這叫自由!  自由能讓創意呼吸。自由能培養出自尊和自信。


&nbs
p;

1 則留言:

  1. <p><b style=""><span style="FONT-SIZE:16pt;COLOR:red;FONT-FAMILY:標楷體;">師姐安安!愚學以為這個就是崇高的人性本善!也是無欲無求的表現!同儕之間的不搶不奪!同學之間的拔苦救難精神!這種精神能適時的發揮!就能感染周遭!無意的路過!發現了一些人間小菩薩!呵呵!阿彌陀佛!<span></span></span></b></p>
    [版主回覆12/06/2010 07:08:21]歡迎常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