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6日 星期二

徐秀嬪老師作品(一)

傘上有打投影,那是有故事陳述的。但是,因為主辦單位的燈光並不能局部調暗,所以造成辨識效果有限。有心人士,可以仔細觀察一下。


 


每一方石,都有其特色才會存在。 穿透,視覺的延伸。


 


視覺焦點的營造。以樹的姿態來強化想要表達的主題意識。


 


整體的擺放是有節奏,有主題,有動線的。


 


要漸漸深入但不能雜亂。




這方石,像不像瀑布水流,今年的主題是流水,除了真的水,很多人用『花』營造出水流,但是,能用象徵的手法,以石頭含藏意涵的大概只有老師吧!石頭是空間中屬硬的物質,水流是時間中最柔軟物質,兩者激盪下,最沒有力量的柔弱水流在堅硬的石頭上留下如此美麗的痕跡。




縱使一個小角落,蕨類如此卑微的的擠出石縫,都展現它活潑的生命力,可以感受到嗎? 


連這樣的小地方都是活的。每個葉向都是美的。


我只能說,老師的作品是有深度的,能夠吸引人,耐看。站在那邊靜靜的觀賞,我發現能夠越看越深入,結合人生的體會的作品,可不是人人做的出來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