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2日 星期三

主題:不迷 不取不動



上淨下界法師開示


 


主題:不迷 不取不動


                     


            不迷…慧        


           


           不取…定        


                    


           不動…戒 


                  


                    


            


 (妄想心)              (真如心)   


 ─ 糅合︽楞嚴玄義︾─


 


這個表非常重要!佛陀講了十卷的經文就是在講這個表,諸位要好好的去體會它。


 


 從這個表中,我們抓出兩個重點:第一個、「妄想心」,第二個、「真如心」;一個是凡夫的根本,一個是聖道的根本。首先我們先看:


 


 凡夫的世界─妄想心


 這個「妄想」是怎麼來的呢?我們一念明了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就會產生一個「想法」、一個「感受」,有——快樂、痛苦的感受;由這快樂、痛苦的感受當中,又產生一個想法出來,而這個想法是從你生生世世、你生命的經驗累積而成的。


 


 你看:喜歡吃榴槤的人,他跟榴槤一接觸的時候,他聞到它的味道,他產生美好的想法:這榴槤是非常甜美的東西;你過去生對榴槤有痛苦經驗的人,你看到這個榴槤說:「欸!這個味道真的很臭穢。」同樣一個東西,你會產生不同的「想法」,而這個想法會產生不同的「欲望」,這個就是「造業」的根本。


 


 「銷我億劫顛倒想」─以佛法的角度來說,我們一個凡夫的想法,?大部分都是錯的。所以剛開始我們不能相信自己的想法,因為它都是跟「我愛執」相應;而這個「妄想」就是─我們在過去的生命經驗當中,造了很多很多的業,留下很多的生命經驗,就變成我們今生的一個想法,佛法說這叫「顛倒想」,這是一個生死的根本。


 


那麼我們的目標,就必須把這無始劫的「顛倒想」,要轉成一個清淨的「真如」。


 


整部《楞嚴經》就是做這件事情─「把心帶回家」,或者說是「恢復我們的本來面目」。


 


 從《楞嚴經》的角度來說:「妄想跟真如」它們二個是同時存在的;生滅心跟不生滅心,這兩個隨時隨地都是同時存在,但不幸的是,我們永遠跟著妄想走,我們總是覺得跟著妄想走是對的,是給我們帶來快樂的;所以我們無始劫來,忽略我們真實主人的存在,就是忽略了「真如」的存在,因為我們沒辦法迴光返照。


 


那怎麼辦呢?本經告訴我們:


 修學﹁首楞嚴王三昧﹂就是─「正念真如」


 在修﹁首楞嚴王三昧﹂的過程當中,倓虛老和尚他提出六字真言:就是「不迷、不取、不動」。這六個字是未來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