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4日 星期三

do the right things

<< 因為回應夜一先生, 所以一點都不浪費就順便撲這篇上來>>


 


 


 


另一件趣事: 這個月法會的事。因為師父不想每次都操勞固定人,再加上想讓更多人發心,所以想多培訓一些組長。最好的方式是舊人帶新人。  這個舊人我們簡稱A , 新人簡稱 B


 


當我走到齋堂巡視時,B 拿著一鍋(大同電鍋內鍋)衝到我面前,問我:師兄,這個茶水,是要怎麼稀釋?


 


Rachel : 茶水稀釋?(第一次聽說這種事!) 誰叫妳做的?


B : 組長。(指A


Rachel : 她叫妳怎麼做? (我探頭看看鍋內,有半鍋的茶包-即沖式,水量有七成)


B : 她叫我煮一下,這樣是濃縮,然後倒到大桶子,加開水或冰塊就成一大桶的稀釋茶水了。(她有點恐慌,因為他看那鍋好像砸了。)


Rachel : 聞所未聞! 妳去拿妳的杯子來


B : 嗄?


Rachel : 妳自己喝喝看這樣能喝嗎?  要給人家喝的東西,至少要能喝的下去,妳自己要先嚐嚐啊,還猶豫什麼?


B 喝了一口後,匝匝舌說: 很澀耶! 難喝。


Rachel : 沒錯! 光聽不就知道不能喝,妳還做。 難喝的東西再把它弄成一大桶,就會變好喝嗎?  物質不滅定律,澀就是澀。一小鍋和一大桶都一樣澀。


B : 那要怎麼辦?


Rachel : 稀釋啊!


B疑惑的反問我:妳不是說不要稀釋嗎?


Rachel : 我是說不要按照她說的稀釋成一大桶,但是要稀釋才能勉強喝的下。(在精舍盡量不要暴殄天物)


B : 妳不是說物質不滅


Rachel : 對! 所以要稀釋成『可以喝,但是又不太多』,也就是大家一窩蜂來用餐時,因為不知情去盛了一杯來喝,所有法會的人總會有至少一成的人會來喝一杯,因為喝過後再也不會喝第二杯,所以我們要掐好那個水量。


 


B 恍然大悟後去做事了。


 


過了一會兒,當我再次踅到齋堂,那個A正對B 耳提面命:不是跟你說要弄成一大桶嗎? 為什麼用這麼少?這樣不夠喝?


 


簡直是忍無可忍, 我本來想要好好跟大家相處的,奈何還是因為忍不下去破功了。


 


Rachel : 妳先去忙妳的 (我先支開B, 因為不想讓她看到火爆的場面)


A : 我正在跟她說這麼多人,一下子就會被喝光


Rachel : 不會! 喝的完就算不錯了。(這時還是很忍耐)


A : 妳不知道,那是經驗值


Rachel 冷笑 : (想倚老賣老嗎?) 妳喝過嗎?


A笑笑的說: 很好喝吧!


Rachel : 妳先自己喝喝看啊!


A 喝過後: 那不然我們可以加一點糖或蜜之類的?


Rachel : 怎麼加還不是一樣? 我已經救過了,只能是這樣了。


         問題是你哪根筋不對教新人這樣做?


 


經典的來囉~  


她說:


我想她誤會我的意思了   我不是叫她那三四十包一起煮


我是叫她一包一包泡再倒進去


 


以上這段是導致我完全失控的關鍵:


1. 意思就是Leader沒錯  都是下面的人誤解囉


  有需要卸責到這種地步嗎?  我又不是要追究


  只是要防堵那個失誤被放大到不可收拾  


2. 也講個合理一點的  那麼多人的茶水桶用一杯一杯泡


  是想折騰新人嗎?


 


 


後記: 用餐時間我又進去巡一趟,


ALLEN (英文班的孩子)問:老師! 這是什麼茶?


(我們每次都會貼標示在上面, 這次沒有)


Rachel : 很複雜


Allen : 啥?


Rachel : Its a long long story. 的意思! 妳要喝嗎?


Allen 小心翼翼的說: 那~可以喝嗎?


Rachel : 喝不死人的!


ALLEN : 是你弄得嗎? (他是不是誤會我闖禍啊?)


Rachel : 不! 是我救的>


 


用餐完  我在洗碗處遇到他


問: 飲料怎樣?


他皺皺臉說: 好澀!

1 則留言:

  1. <p>嗯.我也覺得,拿出來討論,會比較好,悶在心裡會很難過,想不通.說一說就突然間知道,自己從事件中能得到什麼啟發.很好.</p>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