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農半 X 的生活 先下文化出版
l 對老年人來說,覺得自己仍然對她人有用處,不僅是一件開心的事情,更可引以為傲,激發源源不絕的生命熱情。
l 『福業』- 一種令人快樂的事業。
l 所謂好地方的條件是什麼? 現在以不再是『苦求沒有的東西』,而是尋找『既有的東西』,加以活用的時代了。只要稍加留意,周遭的一切都是『既有的』資源。
l 『農』也代表了自然與感受能力,瞭解培育生命的感覺,觀察生命的循環,瞥見動植物和昆蟲的枯萎、死亡所呈現的生死兩界,感受事物帶來的感動,將曇花一現的人生跟亙久的自然相比較。換句話說,受自然之美而感動,是人類最珍貴的感覺,也是感性的泉源。
l <<驚奇之心>> (瑞秋 卡森著) 『為了讓小孩子與生俱來的驚奇之心- sense of wonder 觀察大自然的神秘與不可思議的感性,永遠保持活潑,我們必須陪同孩子一起發現周遭世界的喜悅與感動; 孩子身邊至少需要一位能夠分享這些感動的大人存在。
保有驚奇之心的人,永遠不會對人生感到厭倦。
如果我擁有精靈般的影響力,可以支配所有小孩子的洗禮,那麼,我希望可以為全世界的小孩子送上,即使經歷人生也永不磨損、永不消滅的感覺能力。
l 將『晴耕雨讀』轉成『晴耕雨創』
l 『down shifting 下鄉現象』 往低處走,是一種自發性的將工作量減少,同時增加個人自由時間的觀念。
l 幸福的衡量單位從『元』換成『時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