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隔壁的(指嬸嬸)過來我們廚房翻找看看有沒多餘的電鍋。』
『嗯~ 可能想如果有就不用再買。』
『可是那種感覺有點不高興』孩子想了想說
『妳想過是什麼讓妳不高興嗎?』職業病又發作,一定要探究心裡。
『其實,有多餘的他拿走那也沒什麼,可是,我突然發現我的心裡有些不舒服…可能是我的佔有欲比較強吧!我自己雖然沒有用的東西,可是,我也不願意給別人使用。』她緩緩的剖析自己對這個事件的心理過程。
『嗯~ 這樣很好,妳可以慢慢覺知自己細微的心理,真的很棒!』
『我這樣算不算佔有欲很強?』孩子自己問道。
『也還好。那個是人性。妳有聽過慳貪這個詞嗎?』
『奸貪?奸商很貪嗎?』孩子自己想像了一下。
『豎心旁,加堅定的堅字』我寫在紙上給她看。
『那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慳,是自己的東西不願意給人。貪呢?是別人的東西很想變成自己的,甚至用手段去奪取。這是兩個層次。妳覺得哪一個比較嚴重?』
『當然是第二個。』這次很肯定。
『沒錯,所以第一種情況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可以不要那麼在意,也許生活會過的更自在一些。妳很好的是在事件中可以察到自己的心念,下次就練習知道後,就讓它過去。慢慢練到不會一定要那些用不到的東西。可以歡喜的送給別人好好利用。』
『這個可能要很久?』孩子很實際的說。
『沒錯,的確需要很久。』我也還在練習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